离子漏斗的研制及其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Cour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漏斗的发明和应用,使发展更高灵敏度的质谱分析仪器成为可能。离子漏斗最初由R.D.Smith等人[1]根据射频环中离子运动的原理发明的,目的是用来替代质谱仪器中的离子传输系统。检测结果表明仪器灵敏度可提高1-2个量级,并且在较高压强下(20Torr量级),离子漏斗对离子的聚焦和控制也同样可行。此后离子漏斗被广泛应用在各类质谱仪器中,并不断被改进[2-3]。本课题组在国家重大仪器设备的资助下,将离子漏斗技术引入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技术,取代传统的离子分子反应腔(漂移管)。前期已完成离子漏斗的设计及搭建(见图1)及离子漏斗所需RF电源(图2)的研制。离子漏斗由40片等径极片和40片变径极片(极片内径逐级减少)组成(图3),所有相邻极片上施加相位相差180°的射频电压(RF)约束径向方向的离子运动,在轴向方向施加直流电压用于驱动离子沿轴向前进,并通过simion模拟离子运动轨迹(图4)。相比传统的质子转移反应漂移管,射频离子漏斗技术的引入,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离子分子反应碰撞聚焦效率,提高PTRMS仪器的灵敏度,而且还可增强仪器的稳定性,扩大了仪器的应用范围。仪器的改进和应用结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详细报道。
其他文献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基本原则,即:党必须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回升向好.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预期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后危
<正> 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学科,物理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曾多次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今天,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
文献信息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开发利用影响到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农业文献信息是重要信息资源之一,是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依赖的资源和基础动力;而农业科
从理论上对管理与创新的内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认为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创新的核心是观念创新.管理观念是对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观念创新是提高管理绩效的不竭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