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长QTL qGL1.1的精细定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95130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粒重和粒形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息息相关,是典型的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鉴定效应较小的粒重和粒形数量性状座位(QTL)对揭示水稻粒重和粒形的遗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前期我们在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835.2 kb区间内将千粒重QTL q TGW1.1分解为2个微效QTL:qTGW1.1a和qTGW1.1b,其中,qTGW1.1b界定于521.8 kb的区间内,密阳46等位基因显著增加粒长,提高粒重。本研究针对q TGW1.1b构建了新群体,开展精细定位;【材料与方法】从q TGW1.1和qTGW1.2所在区间分别呈杂合的2个BC2F9单株配组衍生的F4群体中,筛选到Wn28826-RM1231区间内杂合区间呈交叠排列的3个单株,自交形成3套NIL-F2型群体,从中挑选珍汕97B纯合型和密阳46纯合型个体各30株,构建3套近等基因系,于2017年浙江杭州种植,考查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利用SAS软件的GLM程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筛选杂合区间更小且呈交叠排列的5个剩余杂合体,进而发展5套近等基因系,于2018年冬种植于海南陵水,进行千粒重、粒长和粒宽QTL分析;【结果与分析】2017年浙江杭州试验表明,分离区间为Wn28826-RM1231和Wn28990-RM1231的2个近等基因系群体中,粒长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差异,加性效应分别为0.020mm和0.018 mm,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密阳46,而千粒重则仅在前者中检测到显著差异,增效等位基因同样来自密阳46,加性效应为0.11 g,粒宽则均未检测到显著性差异。分离区间为Wn29154-RM1231的群体中粒长、粒宽和粒重差异均不显著。鉴于q TGW1.1b在前后试验中对粒长表现最为显著,对粒宽无显著作用,且粒长效应方向相同,大小相近,故将q TGW1.1b重新命名为q GL1.1,并初步将q GL1.1界定于Wn28944-Wn29154之间约210 kb的范围内。2018年冬海南陵水试验表明,Wn29048-Wn29125区间呈分离的P4群体中,粒长和千粒重均呈极显著差异,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密阳46,加性效应分别为0.027 mm和0.17 g,贡献率达到27.12%和19.09%,粒宽差异不显著。分离区间为Wn28990-Wn29048和Wn29154-RM1231的2个群体虽也检测到粒长和/或千粒重的显著差异,但其效应方向均来自珍汕97B,分离区间为Wn28826-Wn28893和Wn28826-Wn28990的其它2个群体则均未检测到粒长、粒宽和粒重差异。因此,最终将q GL1.1定位于Wn29048-Wn29154之间约106.2 kb的区间内;【结论】qGL1.1是1个通过调控粒长,进而调控千粒重的微效QTL,定位于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Wn29048-Wn29154之间约106.2 kb的区间内,该结果将为q GL1.1的图位克隆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大豆蛋白为完全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大豆食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大豆蛋白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大豆蛋白质是世界大豆生产大国和消费大
以江西德兴典型阔叶树林分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林分生境质量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阔叶林生态系统质量评价结果依次为:米槠+甜槠林(0.72)〉甜槠+木荷林(0
研究缘起:参与了长兴回龙山幼儿园建筑设计项目的天然采光分析工作,这是本次论文课题研究的触发与缘起。设计规范的变化和实践中的对幼儿园建筑天然采光分析的体会引起的两点
作为一名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张克纯的作品常被“标签化”~1,并被加以定义。本文倾向于从艺术的体系下对张克纯的作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其借鉴的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发掘其作品所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状况如何,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村进入市场经济后,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具体运作就是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完善自己并
<正> 滚滚而来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浪潮以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把人类带进崭新的21世纪,带进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
会议
本文从辅导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出发,对深度辅导工作的理念、有效性、覆盖面、可持续性等问题展开思考与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促进深度辅导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
奖助学金政策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奖助学金政策效果评价必须包含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必须坚持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应该关注评判指标的数据可获得性和可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优秀运动员运动能力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发现了一批可以用于运动员选材的分子标记。同时也有不少探寻基因多态性与运动员环境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