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肝衰竭是临床危重症之一,死亡率高达70-8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肝衰竭患者的肝细胞受到损伤,而残存肝细胞不能有效再生完成肝脏的功能。在肝衰竭的患者中存在严重代谢紊乱,其中血氨升高最为常见,也是诱发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重要机制之一。体内血氨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在肝细胞中合成尿素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而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然而在肝衰竭的患者,残存的肝细胞不能够代谢体内产生的过量血氨,造成血氨在体内聚集,诱发肝性脑病发生,增加了肝衰竭患者死亡率。最新研究发现一类专性转运氨的蛋白—氨转运体,在真、原核细胞中均有表达,为一类AMT/MEP/RH蛋白。在人和动物中,三个Rh糖蛋分别是RhAG、RhBG、RhCG。除RhAG是红系相关性蛋白外,RhBG和RhCG是非红系相关蛋白,在人体内各器官中氨转运蛋白则主要为RhBG和RhCG,有研究发现Rhbg和Rhcg在肾脏和肝脏的氨的代谢和转运中起关键作用。同时发现一组对水具有高选择性的蛋白—水通道蛋白(AQP8),其主要负责水的分泌吸收和细胞内外的水平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AQP还对氨、嘧啶、嘌呤、CO2、多元醇和亚砷酸盐等也具有通透性。目前证明至少有7种AQP蛋白在肝细胞、胆道系统以及胆囊的生理学起着重要表达作用,包括;AQP0、AQP1、AQP3、AQP4、AQP8、AQP9、AQP11等。而AQP8在肝脏中表达很丰富,并且有很多的亚型,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囊泡、滑面内质网膜以及小管质膜。目前有关研究发现;线粒体中的AQP8有着两方面潜在作用,一、吸收NH4+供尿素循环使用;二是在活性氧产生的过程中从线粒体基质中释放H2O2。通过验证氯化铵能够刺激肝脏细胞内部特异性地表达与铵离子转运有关的RHCG、AQP8蛋白,进步一研究其相关影响机制,来改变肝衰患者肝细胞铵离子转运蛋白的表达,降低肝脏细胞内铵离子浓度,减少氨对肝细胞的损伤,从而使肝衰竭患者残存肝细胞能够顺利再生,增加肝衰竭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培养正常肝脏细胞(LO2)甲状腺癌细胞(TPC-1)卵巢癌细胞(SKOVR-3)食管癌细胞(9706),浓度梯度的氯化铵对其进行处理后,运用MTT法检测氨对其生长的抑制程度;运用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对照组和处理组中氨转运相关蛋白RHCG,AQP8的表达量;提取相应细胞系的总RNA进行逆转录,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氯化铵刺激下,空白组和对照组中AQP8、RHCG相关基因的表达量,SPSS对结果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TT法检测发现:随着氯化铵浓度的增加,氨对肝脏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大于其他细胞系;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肝脏细胞在10mmol/1的氯化铵作用时间为24h时,AQP8、RHCG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而其他细胞系AQP8、RHCG表达量无差异;RT-PCR检测结果表明:肝脏细胞在10mmol/l氯化铵作用时间为12h时,AQP8、RHCG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而其他细胞系无变化[结论]肝脏细胞对氨有较高的敏感性,并且是氨代谢的主要场所;在氨升高的环境中,人肝脏细胞通过上调氨转运相关蛋白RHCG、AQP8的量增加对氨的摄取及代谢,但是,肝衰竭患者残存肝细胞不能够有效地代谢体内过量的氨,而使其在肝细胞内聚集,从而造成氨对肝细胞的特异性损伤,在其他细胞系中无此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