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和攀西地区果桑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桑种质资源分布广泛,地方特色资源和野生资源丰富,但目前对果桑进行系统收集和利用还比较少。对具有代表性的南疆和攀西地区果桑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异地保存和评价,可为资源利用和其他地区资源收集和保存提供参考。按照《农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详细记录所收集种质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生境因素等重要信息。将果桑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以果实性状评价为主。对采集到资源进行异地保存并标记编号,便于对其进行详细系统的鉴定和评价。采集地点为:吐鲁番、和田、喀什和阿克苏等南疆地区;盐边县、德昌县等攀西地区。南疆资源收集区域范围为:东经75°59′6″~90°17′45″,北纬37°2′36″~42°54′44″,海拔28~1 422m。从该地区共收集果桑种质35份,其中吐鲁番15份、和田市8份、喀什6份、阿克苏7份,包括黑色果桑种质21份,白色果桑种质9份,粉色种质5份,其中的粉色果桑、药桑和大白桑为新疆地区重要的特色资源。一些资源具有上百年的树龄,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四川攀西地区资源收集区域范围为:东经101°30′26″~102°82′5″,北纬26°53′28″~27°27′8″,海拔1 226~1 552 m,从四川德昌县德州、王所、小高、沙坝、乐跃、永朗和盐边县渔门等地区共收集果桑种质35份,包括4个主栽品种、6个地方特色种质和25份野生果桑资源。异地保存:对攀西地区果桑资源主要通过绿枝扦插保存,对新疆等地的果桑种质主要采用嫁接、实生培育等方式进行异地保存。对所收集种质的果实、叶片等性状进行了初步鉴定评价,筛选出了一些具有果大、固形物含量高、果色好看等特点的优异种质,如新疆资源中固形物含量超过15%的有20份,超过20%的有7份,粉色果桑固形物含量最高者达28%,黑色果桑最高达25.6%,这些种质具有重要育种价值,为后续的研究利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常伴有肠化和(或)异型增生。肠化及异型增生目前被公认为是胃癌前病变。CAG胃癌前病变属于中医“痞证”、“痞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两种电化学测量技术,结合表面微观形貌观察,研究了2024-T3铝合金在不同种酸(包括乙酸、硫酸和盐酸)以及不同p H值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随p
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烫米温度、豆面加入量、加水量、培养温度、pH变化对糜米发酵液的影响.确定了在80℃烫米,加入2%豆面,米水比为1:1.6时,有氧变温培养24h,得到pH=3.5,风味较
文章通过计算电磁学算法得到了目标模型的宽带电磁散射特性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展宽带信号一维目标成像算法研究,通过仿真得到了参考模型的一维距离像,仿真结果能够正确反映模
内置换料水箱(IRWST)液位仪表用于在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连续监测,提供最高和最低水位报警和显示,为操作员提供操作依据。文章通过对仪表测量原理、性能、可维护性等方面进
本文以党的民族政策、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引,通过调查分析乌鲁木齐市当前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环境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进而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