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自动情绪调节是情绪调节中的重要部分,并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情绪调节。自动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不需要注意到情绪调节的过程,不需要做任何有意识的决定,也不需要有意地对情绪进行控制,但是个体情绪的某些方面(如体验等)在目标驱动下发生了改变。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动情绪调节的重要意义,但是其神经机制至今仍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出 处】
:
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动情绪调节是情绪调节中的重要部分,并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情绪调节。自动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不需要注意到情绪调节的过程,不需要做任何有意识的决定,也不需要有意地对情绪进行控制,但是个体情绪的某些方面(如体验等)在目标驱动下发生了改变。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动情绪调节的重要意义,但是其神经机制至今仍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的技术和自我报告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表达抑制策略自动情绪调节的时间进程。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51名(其中女生29名)北京师范大学在校生自愿者,并随机分配到表达组、抑制组、无关组,每组17人。采用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的策略,使用含有情绪调节目标(表达、抑制或者无关)启动词的句子整理任务(Sentence Unscrambling Task, SUT)来启动自动情绪调节,并记录被试在完成SUT任务前后的进行1-back任务时观看威胁性图片(张大嘴的蛇、熊等动物)时恐惧情绪的评分,在Pz/3/4、CPz/3/4电极点记录的P2 (200-280ms)和LPP (300-500ms),在Fz/3/4、Cz/3/4电极点记录的N2 (200-280 ms)和N400 (300-500ms)。结果:发现了相对于完成SUT前,在表达的条件下,被试完成SUT后观看恐惧图片时体验到较高的恐惧情绪,并且诱发一个较大的P2成分;在抑制的条件下,被试完成SUT后观看恐惧图片时体验到较低的恐惧情绪,并且诱发了较小的P2和(late positive potential, LPP)以及较大的N2和N400,在无关的条件下,被试完成SUT前后体验到的恐惧情绪和ERP成分(除了N400)差异不显著。结论:这些结果说明了,P2、N2、LPP和N400可以作为检验自动情绪调节的有效的ERP指标(ERP marks),被试在完成SUT时自动激活了情绪调节的目标(表达、抑制或者保持),并且进一步改变被试观再次看恐惧图片时的情绪体验以及诱发的ERP成分。
其他文献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并伴有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大多数哮喘患者通过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药能较好的控制症状。但是,对于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为防止病情恶化,常常需协助使用生物制剂,目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糖皮质激素以及白三烯受体调节剂等。
目的:祛痰活血方是名老中医孙同郊教授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方,通过前期临床试验发现其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但其具体作用机理还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祛痰活血方治疗NASH的作用通路,以及后期细胞实验验证祛痰活血方治疗NASH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祛痰活血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
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璀璨的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要加以学习并传承。把这些文化经典引进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必要性,对培养学生气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想提升经典诵读的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经典诵读的学习中深层次地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布局。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尤其是靠近城镇地区的很多农民群众逐渐由半市民化进入市民化。不可忽视的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在二元社会管理制度模式下,城市群体主观排斥,农民工素质相对较低,较差的住房条件和就业现状都严重阻碍了新市民转化。最近几年,很多农民群众外出务工,并在城镇地区定居,庞大的农民
为了研究不耦合系数和孔间距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通过制作混凝土模型进行不同耦合系数和孔间距条件下的爆破试验,对爆后模型的根底残留和平整度进行分析,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爆破损伤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耦合系数为2.67,孔间距8 cm时爆破效果最好;不耦合系数为2.00、2.67、3.33情况下的装药孔周围损伤面积之比为1.25∶1.14∶1;炮孔间距减少2 cm,在空孔
中国国际法理论的探索与建构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法治的实践需求仍有较大距离。中国国际法学界有必要密切关注、细致观察中国国际法实践的导向,推进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从中国国际法理论的结构性定位上看,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坚守主权独立、维护世界安全、实现民生幸福、崇尚法律制度、促进开放协调、应对风险挑战,应塑造由公正、和谐、人本、秩序、发展、创新构成的价值体系。中国对世界秩序的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