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残疾运动员,是在机体失去某种功能而从事运动对抗竞赛的少数特殊人群。目的:本文是对广州市来我中心参加体能训练的18名残疾运动员,其存在的运动创伤情况调查。资料和方法:肢残运动员18名,均为男性、下肢残疾运动员。年龄最小22岁,最大46岁18人分别参加轮椅篮球、轮椅网球、举重、轮椅马拉松、轮椅乒乓球五项运动。。1人参加三项运动的7人,参加二项运动的8人。参加运动时间最长的20年,最短半年。调查方法:首先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大小编号、列表。年龄最大为1号依次后排,18人平均分为M组,1~9号为一组。10~18号为二组。结果:18名残疾运动员有运动损伤的16人,占总人数的88%。其中1人有3个部位损伤的7人,占受伤人数43%。2个部位损伤的6人,占受伤人数37%。受伤最多部位是肩袖肌9人,占伤次数25%。次之为手指关节8人占22%、颈部肌、网球肘各5人,各占13。8%。腕关节4人,占11%。冈上肌3人,占8%。坐骨滑囊2人,占5%。半年~10年以上陈旧性损伤13人,占受伤人数81%。第一组与第二组人均损伤部位比;2。66/1。22(处)。有显著差异(p值<0.05)。人均参加运动时间比;17。66/1。38(年)有显著差异中(p值<0.001),人均参加运动项目数比;2。77/1。44(项)有显著差异(p值<0.001)。人均年龄比43.33/27.11(年)。有显著差异(p值<0.001)。1组均高于2组。结论:今后残疾人体育运动,无疑会不断发展。残疾人运动带来的特殊性损伤不断增多。对于他们运动损伤的防治是我们康复工作者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