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研究利用工业废渣改善水泥生料易烧性入手,运用金相显微镜、X 射线衍射、等离子电感耦合光谱仪、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测试方法,对在较低温度(1450℃)下高 C3S 水泥熟料制备和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在实验室中对工业化生产的模拟,初步探讨了高 C3S 水泥熟料的工业烧成制度。 本论文首先对在较低温度(1450℃)下烧制高 C3S 水泥熟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磷渣等代替部分水泥原料,采用 KH=0.98、SM=2.2、IM=1.6 的熟料率值,磷渣掺量为 7%时,可以在 1450℃下烧制成合格的高 C3S 水泥熟料。熟料中 C3S 结晶完整,颗粒数量多、分布均匀,其他主要熟料矿物相也烧成较好。用高 C3S 熟料制得的水泥,早期强度达到 30MPa 以上,后期强度可以达到 70MPa 以上。 本论文还对磷渣在改善高 C3S 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磷渣中大量存在的微细晶体在 C3S 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晶核作用”,明显降低了 C3S 表观形成反应的活化能,促进了 C3S 在较低过饱和度下的生成。磷渣中的玻璃体不仅可以降低高温液相出现的温度,而且增加了液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