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在电针调节的创伤应激大鼠脑内的表达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是生物机体免疫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分子,是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它在机体内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膜型和可溶型。以往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有着复杂的调节机制,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CD14作为一个免疫相关的关键分子,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刺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确切的疗效在许多相关文献及临床案例中得到了证实,但具体机制尚待探索。手术创伤应激之后,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中的CD14分子,参与到机体对抗外界刺激的免疫反应中去。为了明确电针对调节创伤应激大鼠脑内CD14的表达情况,我们进行了大脑切片和离体细胞的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RT-PCR实验。研究发现,CD14在神经元细胞中有所表达,而在星形胶质细胞中没有表达,说明神经元细胞参与到与CD14相关的神经免疫调节机制中。在大脑皮层中,CD14虽在图表中显示在创伤应激后表达下调,电针加快CD14表达的恢复,但统计学意义不大,下丘脑,海马区的表达变化尚待研究。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因在生长过程中会表现出与神经元相似的特性而在实验中被用来进行预实验的相关研究。通过LPS对PC-12细胞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株进行刺激发现,在刺激后CD14基因水平上的表达量明显提高,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下降。而在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株中,基因水平的CD14在各组之间的表达量并无明显区别,这与我们在大脑切片的免疫荧光中发现相一致,即CD14在星形胶质细胞中无表达。大脑皮层包含着除了神经元外的各种神经细胞,通过现有的实验结果,说明其他细胞并且海马、下丘脑也需要相关的进一步研究,而且细胞株不能完全代替原代细胞,原代细胞的培养也需要跟进,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证实。CD14在电针介导下参与到创伤应激的神经生物学免疫机制中。
其他文献
以中国信息化建设发展为背景,分析了信息化发展产生的信息矛盾和与信息法有关联的信息的各种不同立法需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各类信息拥有者对信息立法的态度,以此为基础,提出了
推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对于激发广大公务员的竞争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尽快培养、锻炼复合型干部,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促进机关廉政勤政建设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实践看,交流工作的
肾小球滤过率(GFR)即双肾每分钟生成超滤液的数量,是肾脏滤过以及重吸收和调节功能的基础。临床工作中对GFR进行评估十分重要,其涉及急性肾损伤(AKI)、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和分期
国务院2000年11月26日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扭转生态环境
研究了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的控制系统参数对其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基于LCC-HVDC换流站的开关函
期刊
针对爆炸冲击波超压测试现场复杂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测试失败的情况,为了实现对测试装置的全程检测与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MSP430单片机、CPLD以及两块Flash芯
为分析汉江上游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过程,耦合了SWAT水文模型和SDSM降尺度模型,选用石泉和黄家港水文站1990~2005年历史月径流资料,对水文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将2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宣传与舆论工作,从我国实际国情、党情和社情出发,继承了舆论导向、两性统一、党管媒体、新闻真实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同
为筛选较高色价和较低橘霉素的优良红曲霉菌株,利用紫外线和氯化锂对MonascuspurpureusGX菌株进行复合诱变,结果:在紫外线照射时间为80S和氯化锂浓度为1.0‰的条件下,获得了1株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