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取穴治疗偏头痛的中枢响应网络研究

来源 :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头痛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中医针灸理论认为:偏侧头部为少阳经脉循行部位,偏头痛属于典型的少阳经脉病症,称为"少阳头痛"。针灸治疗偏头痛以循经取穴为主要原则,即选取少阳经脉的腧穴为主进行治疗。基于此,本研究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密切围绕"循经取穴针刺效应在脑内具有特异性的功能网络"的研究假说,整合神经生理学、生物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针灸学等多学科方法技术,以循经取穴针刺确有疗效的偏头痛为研究载体,采用fMRI成像技术对循经取穴针刺的中枢响应网络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针刺少阳经特定穴组与少阳经非特定穴组、阳明经特定穴组、非经非穴组、等待治疗组,发现了静息状态下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调节具有如下特征:(1)靶向性:①首次从功能与结构两方面发现:基底神经节异常是偏头痛患者潜在的中枢病理特征;②首次发现循经取穴治疗偏头痛的中枢响应较其他取穴法对偏头痛疾病相关脑区的靶向性调节作用更为显著。(2)网络协同性:①首次发现偏头痛患者大脑尾状核、伏隔核、右脑岛与前扣带回相关网络功能连接异常;②首次发现循经取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右脑岛、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度有显著影响,呈现出对偏头痛病情相关脑区局部网络的协同调节特征。(3)整体性:①首次发现偏头痛患者以壳核为核心的全脑功能网络存在显著异常;②首次发现循经取穴针刺可显著调节偏头痛患者以壳核为核心的全脑功能网络,其中枢整合具有整体性特征。(4)动态性:首次证实循经取穴治疗偏头痛的中枢响应具有动态变化性特征。项目研究结果证实了"循经取穴相对于非循经取穴在大脑中具有特异性的网络模式"的研究假说,为循经取穴的临床运用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钢板墙模块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AP系列核电厂设计建造质量和效率,其中自密实混凝土(SCC)因流动性高、密实性好,在钢板墙模块浇筑中受到广泛采用.采用应变片和位移计,以侧向水
根据同型号浮筏隔振器的刚度差异,设计排列顺序,探索刚度差异与排列顺序对浮筏下层隔振效果的影响,保证隔振效果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试验测量隔振器在额定载荷下的静变形、静刚
以广东省某城市道路独柱墩连续箱梁桥为例,介绍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既有独柱墩桥梁进行倾覆隐患排查的方法.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桥梁的有效点云图,分析梁体横断面
“黑广播”、“伪基站”技术和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严重挑战电波秩序应用,且严重扰乱社会治安.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是频谱监管的责任,也需要公民提高防范警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