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来源 :第二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第三十六分会场暨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x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是现代医学病名,在中医的经典论著中,脉属"奇恒之腑",为气血之通道,附属于心,无独立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也无“动脉粥样硬化”之称,但是以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和临床体征,在中医文献中早有阐述,涉及“眩晕”、“头痛”、“中风”、“胸痹”、“真心痛”、“痰浊”、“健忘”、“痴呆”、“风痱”、“消渴”、“肾痹”、“脉痹”等病证的记载当中。由于AS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血管内膜脂质条纹沉积、纤维斑块形成、血管壁弹性减退、管腔狭窄而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因此,现常把其归属为“脉痹”范畴。
  目前治疗AS的治法主要有补益肝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泄浊、化痰泄浊、痰瘀同治、清热解毒等方法,都从不同角度达到调脂,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平滑肌异常增生,抗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等作用。不论采取何种治法,都应从整体出发,结合抗炎治疗,如补肾、活血、化痰、解毒等治则,对机体进行全面调节,恢复阴阳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