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先前众多文章针对生活习惯对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展开过讨论,其中吸烟对BPH发病的作用也是饱受争议。本文通过此meta分析探讨吸烟对BPH的发生是否存在影响和作用。此外,我们通过前瞻性研究分析吸烟对前列腺增生发病及其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通过搜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BSC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了2016年9月25日之前发表的英文文献进行分析。其后,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268人),收集行前列腺剜除术患者术前的经直肠前列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并收集以上患者术后的前列腺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CD31,CD34)的分析,最后进行24个周的临床随访。结果:经过严格筛查,共8篇文献纳入本研究中。共44,100个病例数目,其中BPH患者5221(11.8%)。我们分析了曾经吸烟者和现在吸烟者,其中未见到显著性差异(RR=0.99,95%CI0.94.-1.05)。而重新分组后的meta分析提示从未吸烟者比现在正在吸烟者的BP H发病率仅仅存在增高趋势,而无明显差异(RR=1.17,95%CI 0.98-1..41)。通过分析重度吸烟者和轻度吸烟者于从未吸烟者间的关系,发现其中仍无明显差异(RR=1.02,95%CI 0.84-1.24;RR=0.90,95%CI0.71-1.15)。最后我们分析了从未吸烟者和曾经或正在吸烟者,也未发现显著关系(RR=1.03,95%CI 0.92-1.15)。前瞻性研究发现,术前前列腺血流动力学提示吸烟患者的前列腺器官灌注下降(血管阻力上升,P<0.01;血管密度下降,P<0.01),术后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虽然CD3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吸烟患者的CD34表达显著性上升。此外,术后24周的随访结果也提示吸烟更易减慢术后OAB症状的恢复(OABSS,1.21±0.91 vs.2.72±1.20,P<0.01)。结论:吸烟对于BPH的发病无明显关系,但通过对文献的复习也发现吸烟跟前列腺组织病理的变化和潴尿期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联。且吸烟会导致前列腺的器官灌注下降和术后OAB症状的恢复延缓。因此,针对长期吸烟的BPH患者,术前可予以合理的治疗以恢复膀胱功能,从而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