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视角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以贵州黔东南民族博物馆英译文本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ng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问世以来,对翻译研究、尤其是文化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日趋明显。尽管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进行研究,但将这一观点用来指导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却为数不多。鉴于此,文章拟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根据笔者所搜集的黔东南民族博物馆英译文本,从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族舞蹈、民族音乐、传统习俗以及传统工艺五个方面,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从而总结文化翻译观对少数民族非遗英译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正>目的对9年来收治16例全结肠巨结肠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对肠造瘘术后、根治术后及随访结果进行评估。方法2000年7月—2009年7月我院共收治16例全结肠巨结肠患儿,男12例,
会议
<正>方城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必经之地,长期以来,经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截至2016年末,有贫困人口4.2万人,占总人口的3.92%。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方城支行
常规氧-乙炔烧蚀仪存在控制精度低、操作繁琐等问题,重点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了研制,改进后的烧蚀仪实现了氧气和乙炔的恒流控制,精确地控制气体的给定量,使得火焰热流密度更加均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