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地区石窟概况

来源 :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龟兹是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的古称,史称屈支、丘兹、屈茨等,元代以后始称曲先、苦叉、库彻,直到清代以后才最后定称为库车。 龟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西域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流荟萃,留下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遗存,现于龟兹境内仅保存佛教石窟遗址就达十余处之多,主要集中在库车、新和及拜城三县境内,此三县西北相邻。现存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保护单位的石窟寺有:库车县境内存库木吐喇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森木塞姆石窟、玛扎巴哈石窟、阿艾石窟等;拜城境有克孜尔石窟、台台尔石窟、温巴什石窟等;新和县境内有托乎拉克艾肯石窟。
其他文献
第11窟是云冈有纪年造像最多的一个洞窟。东壁太和七年(483)题记,是云冈保存至今文字最多、时间最早的造像题记,也是云冈早期窟与中期窟前段分期的重要依据;窟外壁第11一14窟太
以前学术界曾主要从凉州、新疆和印度因素方面探讨云冈昙曜五窟的形成,也曾提到昙曜五窟受到麦积山早期大龛第74、78窟的影响。但这些观点均未提到“五窟三世连续理念”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