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尊对自我妨碍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妨碍是一种非适应性的防御性行为策略。在具有成就评价的活动中,个体为了避免或者回避失败所带来的无能感、丧失感以及消极的情感体验,在成就评价之前主动采取的防御性行为,习惯性的自我妨碍会导致低成就感、引发更多的自我妨碍,形成恶性循环。而自尊作为人格的核心基础,评价性和情感性是其主要性质,能力和价值是其基本维度。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探明自尊水平、自尊稳定性对自我妨碍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自尊水平、自尊稳定性以及自我妨碍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是否独生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著;2、自尊稳定性与自尊水平相关较低且相关不显著(t=-0.04,P>0.05),自尊水平与自我妨碍相关显著(t=-0.181,P<0.01),自尊稳定性与自我妨碍相关显著(t=0.117,P<0.01);3、自尊水平、自尊稳定性能有效预测自我妨碍(β=-0.139,P<0.001;β=0.079,P<0.05),其中自尊稳定性在自尊水平与自我妨碍之间具有调节作用(β=0.108,P<0.001)。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为青少年自尊稳定性是相区别与自尊水平的人格变量,二者对自我妨碍具有都有预测作用,其中自尊稳定性在自尊水平与自我妨碍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正>共享经济风头正劲,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充电宝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共享充电宝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有专家认为,如同共享单车
期刊
目的:SV-40病毒永生化的人胚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一直被当作正常胃上皮细胞使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该细胞是否具有致瘤性。方法:根据STR位点基因型鉴定细胞,免疫荧光方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