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能否有效防治DN的发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络病学说越来越受到中医界的重视,许多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疑难病,运用各种治络之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遍布人体上下内外,沟通联络脏腑百骸的网状结构。由于肾络的结构及运行功能特点,病邪伤及络脉则更易形成瘀滞,具有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络脉发病特点,从而出现络脉瘀阻、络脉拙急、络脉不荣、络脉损伤、络息成积等络病基本病理变化。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病理改变主要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利用现代科技的检查方法,观察到肾脏组织发生了多种多样的改变。而这些病理改变符合中医聚而成形、久而成积的病理改变,可归属中医征积范畴。但与中医传统"四诊"宏观看到的或触到的有形结块有别,而是借助光镜、电镜等仪器观察到的微观病理改变,所以称之为"微型征积"。因而创立"肾络微型微积"学说,它不仅是关于肾脏疾病中医学病因病机方面的理论,还是是络病理论与征积学说的结合与发展。并运用"肾络微型征积"理论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认为气阴两虚是DN的发病基础,络脉瘀阻、津凝痰聚为主要病理环节,络息成积为主要病理基础,是络脉病变导致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成为DN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与DN病理发展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增加及其调控机制失常等相吻合。应用"肾络微型症瘕"理论指导DN的中医临床实践,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强调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法,以阻止其络脉微型症瘕形成,收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搜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来论证从"肾络微型征积"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发现很多化瘀、通络、消征的中药能从不同的作用机制来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进而延缓肾脏病进展,且安全性高。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但这些研究还有很多不成熟的机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