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少年强则国强",婴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的素质发展状况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前景。3-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良好的体质不仅关系到儿童的生存、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而且还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幼儿教育事业和幼儿健康的发展,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对我国幼教事业和幼儿健康的发展圈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幼儿期的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是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基础,有数据显示2000-2014年我国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持续增长,肥胖率持续上升,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下降明显。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依据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对我国幼儿的体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身体活动和动作发展两个角度阐述其对幼儿体质健康促进的作用,以期为促进我国幼儿体质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动作发展"、"幼儿体质"、"fundamental motor skill"、"motor development"、"physical activity"、"motor competence"等关键词在CNKI、EBSSCO、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80余篇,使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和论述。研究结果:1)我国幼儿体质的达标率和体质综合指数有所提高,2014年体质达标率较2005年、2010年分别提高了3.7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体质综合指数较2005年、2010年分别提高了0.68个百分点和0.62个百分点。幼儿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持续增长(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均实现增加),皮褶厚度增加幅度最大(男童16.7%,女童14.1%)。幼儿身体机能水平有所改善,3-6岁幼儿的平均安静心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男童平均安静心率下降0.4%,女童下降0.5%。幼儿的身体素质呈现不均衡特征,女童的身体素质发展优于男童,在身体素质6项测试指标中,女童在5项指标都实现了增幅,而男童仅有两项实现增幅。2)3-8岁时期是幼儿形成多种基本动作技能的关键期,良好的动作发展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无价的,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移动动作的训练会使幼儿的空间搜索能力增强,幼儿的本体感觉越好其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就越高。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发展水平可以显著预测儿童的认知功能表现,动作发展与认知和学习品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动作发展对认知和学习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龄前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水平与习惯性体育活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更相关,幼儿的大肌肉动作水平与身体活动水平呈正相关。3)身体活动是孩子早期发育的基础,并且会在许多方面影响儿童的健康。身体活动不足是幼儿肥胖的早期危险因素,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模式值得关注,身体活动的增加能够有效减少幼儿的久坐行为,预防超重肥胖。幼儿期被认为是建立健康行为(如身体活动)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期进行的身体活动项目能为幼儿提供动作技能发展的环境,而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又为其以后的身体活动奠定了基础。为幼儿增加结构化身体活动和改善为幼儿提供身体活动的环境(家庭)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重要和最密集的时期之一,习惯性的身体活动是儿童时期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决定因素。研究结论:幼儿的体质健康水平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依据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对我国幼儿的体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动作发展和身体活动对幼儿体质健康影响。研究结论:1)幼儿的体质健康问题逐渐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我国幼儿体质的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还存在潜在的肥胖问题、男童的力量素质和平衡能力以及女童的柔韧素质等方面的不足。2)动作发展对幼儿的感知觉、认知发展和身体活动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身体活动对于减少久坐行为,预防超重肥胖、促进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幼儿的体质健康问题得到了极大地重视,政府、社会(媒体)、学校、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动作发展和身体活动对幼儿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要从"重智轻体"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促动其向"文体并重"、"体促智进"思想转变,重视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和增加幼儿身体活动的时间,使其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