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加碘盐浓度对重点人群碘营养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评价不同加碘盐浓度对碘缺乏病防治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补碘重点人群幼儿、婴儿、哺乳期妇女和孕妇,进行尿碘检测.结果 2000和2001年重点人群平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10.00和167.98μg/L,各组尿碘浓度2000年分别是219.5,258.7,167.5和228.1μg/L,2001年分别是156.8,176.64,158.71和176.17μg/L.结论调整全民食盐加碘浓度使重点人群碘营养合理化.重点人群婴儿和幼儿组易受碘盐浓度的影响,哺乳期妇女和幼儿碘营养水平最低.

其他文献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严重的国家,多年来,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克山病已基本得到控制,碘缺乏病防治已基本实现阶段目标,大骨节病东部地区已达控制标准,地氟病中、重病区的改水数量已超过半数,地砷病病区改水措施已发挥防病作用.碘缺乏病、地氟病、地砷病为目前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我国绝大部分重点病区在西部,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到西部,特别是在西藏.我国地方病科研工作走到世界前列,特别是大骨节病、克山病病因研究,
会议
介绍了目前国内较实用的几种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水砷的测定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比对分析结果.另外,针对饮水砷的测定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目的评价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点工作效果.方法以听汇报、查看资料、实地考核的方式进行.结果试点县(区)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1年后,目标人群学生地氟病防制卫生知识知晓率显著较妇女好.改炉率、烟囱出屋率和炉灶正确使用率均取得较好成绩,大多数农户能够采取避免遭受煤烟污染的食物干燥和保管方法,并基本养成食物烹调前淘洗的良好习惯.结论试点县(区)地氟病防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会议
据2000年全国消除IDD目标评估,我省属全国7个未消除阶段目标的省份之一,我市也尚未达到消除IDD阶段目标.主要原因是合格碘盐食用率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未达到消除标准.从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部分群体生活困难,经济意识淡薄;贫困导致大多数农民购买私盐;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不足;碘盐保管、使用方法不当;盐业、卫生部门的管理尚有一定的差距;碘盐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基层宣传教育工作不落实等等是碘盐销售使用过程
会议
目的研究碘酸钾(KIO3)碘盐稳定性.方法以40目粉碎的KIO3,用干混法生产的23份KIO3碘盐散装暴露在空气中常温常湿存放12年,用直接容量滴定法测定不同存放期碘盐的含碘量.结果存放22个月内检验碘含量14次,碘下降0.31%;存放32个月碘下降6.38%;存放36个月碘下降9.10%;存放60个月碘下降10.28%;存放84个月碘下降19.63%;存放96个月碘下降25.51%;存放108个
会议
目的探讨采用"学生-家庭-社区"健康教育(健教)传播模式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的地位.方法选择碘盐普及程度、地理交通、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基本相同的琅口乡茅坪村和西霞乡际口村作为健教干预点和对照点.分别抽查2个调查点小学4、5年级学生及其家庭主妇(25~50岁)各40名,通过答、问卷形式逐户登记评分.内容包括碘缺乏病基本知识和正确行为2个方面的掌握情况.结果健教干预点学生答卷平均分数88.3分,及格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