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叶锈病是由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侵染所引起的真菌性气传病害,具有破坏性强、循环式侵染、专性寄生等特点,是小麦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小麦叶锈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小种变异导致抗病品种易丧失抗性,因此,监测我国叶锈菌生理小种组成结构,对小麦品种抗叶锈育种和品种布局具有指导意义。2017年对我国山东、河北、河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甘肃和宁夏9个省或自治区的1 610份小麦叶锈菌标样进行繁殖,繁殖获得1407株小麦叶锈菌菌株,利用16个固定鉴别寄主(Lr1、Lr2a、Lr2c、Lr3、Lr9、Lr16、Lr24、Lr26、Lr3ka、Lr11、Lr17、Lr30、LrB、Lr10、Lr14a、Lr18),对1407株小麦叶锈菌进行苗期致病性测定,根据小麦叶锈菌的密码命名系统确定各菌株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显示,1407株小麦叶锈菌株划分为了52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小种为THTT(41.97%)、THTS(21.45%)、PHTT(8.66%)、THKT(5.54%)、PHTS(3.84%)、THKS(3.20%)、THJT(2.56%)。小麦叶锈菌小种在不同省份出现的种类及频率不同,优势小种种类也存在差异。2017年四川出现的优势小种为THTT、PHTT、THTS;山东优势小种为THTT、THKT、THJT;河北优势小种为THTT、PHTT;湖北、河南、甘肃优势小种均为THTT、THTS;安徽、江苏优势小种均为THTS、THTT,其出现频率均在各省高于10%以上。
其他文献
蛋白质结构域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但是专家们却无法对结构域进行明确、清晰地定义。从而,对于蛋白质结构的认识和结构域划分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随着蛋白质数量
基于Cordova移动框架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可跨平台的用于远程操控电风扇的遥控类手机APP,它可有效地减少遥控器堆积、难找的尴尬。APP的开发使用了主流的HTML5、原生JS、CSS3等W
<正>一、管理体系构建实施背景伴随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导的国内外特高压工程建设将大面积铺开,作为电网公司工程现场第一管
会议
<正>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世界将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中国。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促奥运,中国茶产业应抓住奥运机遇,发展奥运经济。奥运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把注意力资源相
会议
"十二五"规划成为首部明确提出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规划,这成为《纲要》的最鲜明的特征,也成为继承"十一五"科学发展思路基础上的最大创新。"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历时两年半
国有企业缺乏天然的利益主体而无法配置责任和利益,导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效益低下.国有股权从上市公司中退出,是实现外资或民营在国有资产为主体的上市公司中配置责任和利益
<正>~~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