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湖滨人工种植和原生芦苇湿地鸟类群落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eve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芦苇湿地是鸟类繁殖与越冬的良好场所,鸟类群落不仅维持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是对芦苇生境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逐月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的人工芦苇湿地和原生芦苇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共记录到鸟类11目28科50种,其中人工、原生芦苇湿地分别为39种、36种,共有25种,人工芦苇湿地雀形目种类相对较多,原生芦苇湿地非雀形目种类相对较多.从全年看,两种芦苇生境中鸟类种数和密度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2月,5月种数达到全年最大30种,6月密度达到全年最大为14.74只/hm2,至9月份为种类和密度的回落期,10-12月鸟种数和密度基本稳定.从各季节看,春季鸟类物种数、多样性、均匀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各月鸟类物种数比较发现,冬季和春季人工芦苇湿地》原生芦苇湿地:夏季和秋季原生芦苇湿地>人工芦苇湿地;各月鸟类密度对比发现,2月至5月人工芦苇湿地>原生芦苇湿地;6月至1月原生芦苇湿地>人工芦苇湿地。两种生境鸟类群落在秋季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593,春季最低相似性系数为0.487。春季原生芦苇湿地多样性(H=3.5976)和夏季原生芦苇湿地多样性(H=3.4434)高,人工芦苇湿地在秋季多样性(H=2.5315)和冬季多样性(H=2.6783)高。从两种芦苇湿地的鸟类群落比较来看,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人工芦苇湿地的恢复己接近原生芦苇湿地。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这种技术的辅助下,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鲜明的信息化特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成为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提升自身口语能力和理解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教育在不断创新和提高,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成绩仍然不理想。初中英语教师也应该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如今,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相互影
在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训练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属于任课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希望能够为提升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中文教育的核心。如果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仅依靠学生之间的常识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使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本文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怎么样提高阅读理解
在新课标的带动下,教师在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加致力于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学科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可以收获更多。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