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芦苇湿地是鸟类繁殖与越冬的良好场所,鸟类群落不仅维持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是对芦苇生境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逐月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的人工芦苇湿地和原生芦苇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共记录到鸟类11目28科50种,其中人工、原生芦苇湿地分别为39种、36种,共有25种,人工芦苇湿地雀形目种类相对较多,原生芦苇湿地非雀形目种类相对较多.从全年看,两种芦苇生境中鸟类种数和密度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2月,5月种数达到全年最大30种,6月密度达到全年最大为14.74只/hm2,至9月份为种类和密度的回落期,10-12月鸟种数和密度基本稳定.从各季节看,春季鸟类物种数、多样性、均匀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各月鸟类物种数比较发现,冬季和春季人工芦苇湿地》原生芦苇湿地:夏季和秋季原生芦苇湿地>人工芦苇湿地;各月鸟类密度对比发现,2月至5月人工芦苇湿地>原生芦苇湿地;6月至1月原生芦苇湿地>人工芦苇湿地。两种生境鸟类群落在秋季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593,春季最低相似性系数为0.487。春季原生芦苇湿地多样性(H=3.5976)和夏季原生芦苇湿地多样性(H=3.4434)高,人工芦苇湿地在秋季多样性(H=2.5315)和冬季多样性(H=2.6783)高。从两种芦苇湿地的鸟类群落比较来看,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人工芦苇湿地的恢复己接近原生芦苇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