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目前世界糖尿病患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亦与日俱增,临床上早期可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出现微量血蛋白尿、动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体液潴留等,最终导致肾衰竭,需要依靠血液透析或肾脏代替疗法维持治疗。因此,早期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对于延缓糖尿病或肾病进展至肾衰竭尿毒症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国家及个人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现代医学在治疗DN主要采取控制血糖、血压、降尿蛋白、护肾及对症治疗,目前尚无满意的防治方法。因此,积极探索和研究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的优势,突出中医特色,以及探寻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参照众医家对本病的多方位认识,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我们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于脾、肾二脏,其病机特点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中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素体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劳倦所伤,日久致正虚为主,包括气虚、阴虚、阳虚等,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及病机演变特点,亦可兼见有其他脏器的虚损;标实主要为水湿、痰浊、淤血、浊毒等,既是疾病发展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进展的病理因素。故在治疗上应以扶正祛邪为主,健脾益肾的同时,针对患者标实情况,酌情选用利水渗湿、化痰泄浊、活血化瘀通络等治法。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病程五年以上逐渐引起的肾脏损害,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故疾病发展至糖尿病肾病阶段时,已属久病,其中瘀血又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通络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对于改善肾小球硬化程度及肾脏微循环有重要作用。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多靶点着手,对患者水肿、蛋白尿、乏力、纳差等症状,具有针对性治疗,且副作用少,便于灵活操作。当然目前中药的治疗前景广泛,值得我们每一位临床工作者进一步探讨,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为其发展添砖加瓦,以更好地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