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1987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诊断过程是排除性诊断,但随着影像学、神经眼科学的进展,诞生了一些无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辅助检查方法。另外,随着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其治疗理念也有变化。本文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进展进行了综述。方法: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治疗为关键词,选用Pubmed、Embase、MEDLINE、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搜索国内外近5年关于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论著及综述,详细分析总结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进展。结果:近几年检查手段的进展主要有:1.MRI:尤其脊神经根MRI薄层扫描(2-3mm),有助于疑为多发神经根病变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神经彩超:除可以发现神经束、神经干、包膜等病变外,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局部组织的血流状态。3.角膜共焦显微镜(Corneal confocalmicrosmicroscopy,CCM):是最近开发出来的一种用于角膜基底神经丛成像的比较精确的方法,CCM能够检测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早期阶段神经纤维密度和分支的改变情况,是一种很好的非侵入的检测手段。在糖尿病患者中角膜神经纤维的密度下降,并与神经病变的严重性相关。一个理想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眼科标志。4.0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最直接的方法,同时它又是一种非侵入性、可靠的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进展主要包括:基于多项大规模临床队列研究发现,1.在1型糖尿病(T1DM),血糖控制对防治神经病变具有良好作用,而在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对神经病变的作用有限,因此认为,发生于T1DM与T2DM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可能系两种不同的疾病。2.在T1DM,血糖控制对防治神经病变具有良好作用,未来应关注哪种降糖途径更好。在T2DM,血糖控制的作用有限,应重视其发病机制研究,才能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结论:MRI、彩超、CCM、OCT等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在T1DM,血糖控制对防治神经病变具有良好作用,未来应关注哪种降糖途径更好。在T2DM,血糖控制的作用有限,应重视其发病机制研究,才能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1959-),美国当代文坛最出色的作家之一。在魔幻现实主义、极简主义、意识流等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盛行的时代,弗兰岑却高举19世纪传统现实主
针对目前防汛设施老、旧、性能差等缺陷,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对智能防汛系统进行了创新,并对系统进行了示范和应用。该系统处理数据及时准确,发送信号快速,对操控系统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以近期入院接受治疗的45例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5
目的对比分析CTA和MRA两种方法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优缺点,探讨非侵入性的CTA和MRA诊断方式在临床上使用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脑外科门诊收治的怀疑存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近年来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培养的重点,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校格外重视并不断改善教育模式。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目的预防石膏固定术后局部皮肤瘙痒,湿疹,溃烂。方法将新入院患者按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炉甘石洗剂涂于石膏固定区域皮肤。结果 91%的患者无瘙痒,湿疹和溃烂。结
近年来,河南省宜阳县国税局通过强化税务师、会计师、律师“三师”培训,不断提升税务人员素质。截至2012年,该局先后有15名税务人员取得“三师”资格,占全局税务人员的16%。$$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