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体系在植物品种改良、人工种子制作和苗木繁育等方面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体胚发生具有产生体细胞胚数量多、繁殖速度快,后代易于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体胚结构完整,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自行萌发成完整植株等优点。但是,在体胚发生中, 萌发成苗难或成苗率低,是一个经常遇到的普遍问题,在木本植物,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并且,关于基因型差异对于体胚发生与植株再生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鉴于此, 本试验拟对离体保存的龙眼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体胚发生、成熟以及植株再生的研究,以期检测基因型差异对离体保存的胚性愈伤组织的体胚发生与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对保存的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进行研究,寻找龙眼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因和规律,以期为探讨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机理提供新的线索,并为龙眼体细胞突变体筛选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在国家龙眼种质资源圃内, 由于环境条件与人为管理的原因,植株生长状况不良,个别宝贵品种危在旦夕(郑少泉,2001)。因此,采用胚性愈伤组织进行离体种质保存是龙眼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手段,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郭玉琼等,2006;Kazumitsum et al,2004)。同时我们在龙眼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工作上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Lai ZX,2000 1998; 叶炜,2006;赖钟雄,2002 2001 1998 1997),并且对龙眼限制生长保存已经做了初步研究(林秀莲,2007)。有关龙眼体胚发生的研究前人已有报道(赖钟雄,1998 1997a 1997b,Lai ZX, 2000a 2000b 1998;Litz R E,1988),这些报道已经获得龙眼体胚的高频率植株再生,但这些研究只限于少数品种。鉴于此,本试验随机抽取了15个离体保存的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对其进行体胚诱导、成熟以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5个龙眼品种在体胚发生再生植株上存在一定差异。15个龙眼品种的体胚诱导研究表明:15个龙眼品种、不同蔗糖浓度、有机附加物、生长调节剂、光质对体胚发生的时间、数量以及质量在不同程度上有一定的影响,胚状体在15-35 d 皆先后形成,多为白色小子叶胚,分化频率为100%,形成数量从 2550-13220个/g 不等;体胚成熟研究表明:15个龙眼品种、不同蔗糖浓度、有机附加物、光质对胚状体的大小、形态都存在一定的影响,胚状体多白色增大,大小在5-15mm 不等;植株再生研究表明:15个龙眼品种、不同成熟时间、不同胚状体、光质对体胚萌发率以及再生苗长势影响显著,多数正常成熟体胚在15 d 左右就萌发,萌发率从50%-95%不等。与此同时, 本试验对保存的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胚性愈伤组织中多倍化细胞占27%,二倍体细胞比例为69%;球形胚中多倍化细胞占14%,二倍体细胞比例为83%;子叶胚中多倍化细胞占10%,二倍体细胞比例为89%;正常苗根尖多倍化细胞占4%,二倍体比例为95%。这一结果表明:在胚状体发生过程中,胚状体和植株中变异细胞占的比例远远低于 EC 组织中的比例,培养物多倍化细胞较单倍体高, 二倍体细胞比例逐步增多;同时表明胚状体和植株再生过程是一个对变异细胞的淘汰过程, 在分化中二倍体细胞具有某种选择优势;在各类组织培养物中,观察到细胞染色体数目至少为15条;少于15条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没有观察到,这说明龙眼的生存至少要15条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