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杀虫剂混配是治理害虫抗药性的有效手段。目前,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已对毒死蜱和吡虫啉进化出高水平抗性,但毒死蜱和吡虫啉增效配比可显著地增加对褐飞虱的毒力达到协同增效作用,然而,毒死蜱和吡虫啉协同增效的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点滴生测法筛选得到毒死蜱与吡虫啉在1:0.5的比例下混合表现出对褐飞虱协同增效作用,联合指标值为0.18。利用Illumina Hiseq~(TM)x Ten构建毒死蜱和吡虫啉单剂和增效混剂的基因数据库,并通过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17个下调基因可能参与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协同作用。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发现这17个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转录组测序数据相匹配。喂食这17个候选基因dsRNA进一步降低了其中10个基因的表达量(1.68~4.13倍),但仅喂食CYP4DE1、CYP6AY1v2、CYP353D1和CYP439A1的dsRNA能显著地引起若虫死亡率升高(81.45%~90.34%),增加毒死蜱和吡虫啉混配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比较转录组和RNAi证实,多个下调表达的P450基因与毒死蜱和吡虫啉混配的协同增效作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和吡虫啉混配可能通过抑制P450基因表达介导对褐飞虱的协同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