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曲霉毒素 Bl 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毒性强,分布范围 广,在很多食品中普遍存在,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极大。我国质监总局明确规定,针对 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五大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其中黄曲霉 毒素 Bl 是必检项目。目前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尚不能满足对样品批量测定和现场检测 的要求。本论文研究和评价了 ELISA 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 B1 的方法学特性,同时针 对食品样品的复杂性,分析引起 ELISA 检测食品样品的误差因素,建立、评价和验证 了对五大类食品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 BI 的快速提取和批量检测的方法,为广大检验工 作者在实际运用检测样品时提供有用的参考。 通过对 ELISA 试剂盒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 Bl 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验证。建 立了 ELISA 方法评价指标,确立了 ELISA 定量分析的质控参数,证实了 ELISA 方法用 于农产品分析的可行性,为推进 ELISA 试剂盒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数。ELISA 分析 方法的线性出范围为 0.1 u g/kg~10gg/kg,检测灵敏度达到 0.1ug/kg,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 4%,0.1ug/kg~10ug/kg范围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 92.74%。ELISA方法与传统的 TLC方法测定结果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 R2=0.9785,直线斜率为 1.0524。样品基质对大米的影响最小,其次为玉米和花生。与标准溶液相比,各种样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干扰,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可以降低非特异性反应的影响。大米样品稀释倍数为 5 倍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以大米为原料,详细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对 ELISA 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研究和评 价了超声波处理的提取效果。确立了大米中最优提取溶剂配比,获得了快速方便超声波 提取工艺参数,在提高 ELISA 检测方法准确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检测速度。对于不同污 染程度的大米样品,56%丙酮/水溶液和 50%甲醇/水溶液提取效率最高,0.1ug/kg、 1gg/kg、10ug/kg 三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 80.4%-140%,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很好,相对标准偏差 2.99%~9.61%。在 50%甲醇/水溶液提取过程中,采用超声波处理明显增大了提取效率,缩短了提取时间,超声波处理 10分钟时达到最大提取率,振荡处理 30分钟才能达到,而且超声波最大提取浓度比振荡处理提高了 30.5%。在针对 0.1ug/kg、1p.g/kg、和 10txg/kg 这三个浓度水平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达到 83·0~95·2%,比振荡处理提高 10%左右。不同超声频率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不显著。 <WP=5> 探讨了 ELISA测定食品样品中提取液 pH值,含盐量,金属离子(铁,铜,铅,砷) 含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初步证实了影响的存在,同时用一定的溶剂萃取提取液可消除这些影响,为建立不同食品样品中黄曲霉毒素 Bl 的提取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本 文的研究结果提出几点建议:①酱油等含盐高的样品,需进行脱盐处理,即用氯仿提取。②食用油等需脱脂,即用石油醚溶解后,再用甲醇提取。⑧各种酱类,如豆瓣辣酱等,需同时进行脱盐及脱脂处理。④醋和葡萄酒类,需用氯仿提取或调 pH。⑤面粉和调味品类,如含有磁性金属物等,需用甲醇提取后再用氯仿提取” 针对食品样品的实际情况,对五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I 提取方法的改进进行了详 细评价和验证,并对汉中市的 216 件样品进行了检测,充分证实了ELISA试剂盒检测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1 的可靠性。五类食品提取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均达 0.1gg/kg,在 0.1~10ug/kg 之间,平均回收率在 77%-150%之间、符合检测要求。在所采集的216 件 样品中,未检出的阴性样品数为 136件,阳性样品数为 64 件,阳性样品中超标样品为 3 件,超标率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