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雨期是江淮流域从春季到夏季的一个重要的过渡季节。传统诊断人梅的方法主要根据雨日和温度及副热带高压位置等来确定。由于雨日的不连续,天气形势的多变,常会引起诊断人梅日期的分歧。本文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基GPS网所反演的连续的大气可降水量(GPS/PWV)资料详细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2002年-2005年的人梅情况。发现GPS/PWV资料可以反映出人梅前后大气中水汽发生显著季节性跳跃的特征,总结出利用大气中水汽变化特征来诊断人梅时间的方法。用1980年-2000年的历史探空资料计算的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21年中有13年的人梅日期与历史上传统方法诊断的人梅日期相吻合。另外对两种方法诊断的人梅日期相差较大的3年的人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PWV方法诊断出的人梅日比原定人梅日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