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桑黄又名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桑黄多糖,同时是目前发现少有产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珍贵药用真菌.黄酮主要从药用植物中提取,从微生物中获
【机 构】
:
重庆,西南大学药学院,400715;重庆,重庆药物过程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中心,400715
【出 处】
:
2013年中国化学会产学研合作研讨会——化学与创新药物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黄又名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桑黄多糖,同时是目前发现少有产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珍贵药用真菌.黄酮主要从药用植物中提取,从微生物中获得较少,为充分开发利用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本课题组筛选的高产黄酮的桑黄菌(P.igniarius FMT 15B)为研究对象,分别在50L和2M3发酵罐上进行桑黄菌发酵过程优化与中试放大技术研究,50L发酵罐上菌丝体产量达到60 g/L;2M3发酵罐菌丝体产量达到40g/L以上.利用浸提搅拌加热回流法提取桑黄菌丝体中的黄酮,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桑黄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h,料液比1∶30,乙醇浓度60%,此条件下桑黄总黄酮含量为3.7 mg/g菌丝体.本课题研究为利用特种微生物资源桑黄大规模生产天然产物黄酮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当分子吸附到特定的金属表面时,其拉曼信号可以增加104~106倍,这就是所谓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SERS的发现引起了化学和物理学家们极大的兴趣,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很活跃。SERS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采用纳络酮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就常规治疗方案的应用阿昔洛韦(对照组,40例)与加用纳络酮(观察组,40例)治疗效果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受设在广东省某河流两岸的酸洗、烧板加工小作坊简单粗放的电子废物拆解过程的影响,导致河流底泥中重金属污染严峻,其中铜、镍、镉、砷、铅已严重超标,带来的内源污染问题岌岌可危。污染底泥能直接向水体环境释放污染物,使得水质变差,其次底泥也是底栖生物的主要栖息地和粮食源泉。控制不当会使重金属直接或间接进入食物链,对水环境中动植物的生存甚至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不仅要拦截一切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D1、D2、D3组和C组各30例。D1、D2、D3组在麻醉诱导时分别予右美托咪定微量泵入0
目的分析尘肺的CT征象,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尘肺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中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0月诊断治疗的56例尘肺患者的CT影像资料,对多层螺旋CT在尘肺及其并发症
目的:探讨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1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