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具有长期高速增长的特征。找出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系统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了解动力来源的增长因素和结构,对于中国未来的长期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一种经济增长分解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解g=[∑△(Li/L)yi/yL+△L/L+∑Li/L△(yLI)/yL+∑△Li/L△yLI/yL+(△L/L)∑(Li/L)yLI/yL+β[∑△(Ki/K)yki/yk+△k/k+∑ki/k△(yki/yk+)+∑△ki/k△yki/yk+(△k/k)∑△(ki/k)yki/yk]。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把整个经济体看成一个经济系统,把各省或者地区看成子系统,并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每个子系统中有两种生产要素分别是劳动力和资本。利用这种方法把经济增长进行分解,并算出TFP的具体计算式。优点是:第一从方法上讲弱化了希克斯中性这样一个强假设;第二,该方法考虑了劳动力系统和资本系统由于资源配置改变产生的耦合作用;第三,该模型很容易再继续扩展。然后利用国家统计局数据通过这种方法算出劳动力系统、TFP还有资本系统三部分对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实证分析。论文选取国内两个经济发达地区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结果与全国相对比。此外,利用各省内的经济数据,通过经济增长分解法进行处理结合全空间聚类法对我国经济区域进行划分,并讨论其动态演化过程。结论是,从多个尺度来看,我国资本系统对整个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贡献占比过大,全国资本的平均增长率是11.5%,TFP的增长约为2%,只有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转化为劳动力系统和TFP对经济系统的贡献,才能使我国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此外,我们发现相邻省市的增长因素具有很强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