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性哀伤(traumatic grief,TG)是一种发生于重要亲友丧亡后的异常哀伤障碍,具有失功能性,被认为是创伤悲痛(traumatic distress)与分离悲痛(separation distress)的结合。研究引进创伤性哀伤量表(Traumatic Grief Inventory,TGI),在主体为大学生的样本群体中进行初步修订,旨在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丰富有效的量化评估工具,同时考察该量表于非临床样本中的使用价值。本研究以丧失亲人的大学生为主要被试,严格按照量表修订的程序,修订创伤性哀伤量表(Traumatic Grief Inventory,TGI)。采用方便取样方式,主要对六所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80分,回收率93.07%,其中丧亲经历大学生376名,无丧亲经历大学生405名,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2.8(SD≈5.7)。首先,研究通过SPSS将丧亲经历样本随机分半为两个数据库,选取其中一个数据库对中文版创伤哀伤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在分别以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平行分析法(Parallel analysis)等方法进行量表的因子数探索;其次,以另外一半数据对上述因子数探索的不同量表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模型竞争选择最佳模型;最后,分别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时间间隔两个月)、实证效度、结构效度等。结果表明:(1)TGI中文版量表的19个项目在非临床样本中具有良好的项目区分度,共有4个维度,即是否认丧失、侵入性思维、分离悲痛和严重哀伤反应,结果支持将侵入性思维独立于创伤悲痛而存在;(2)TGI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整体实证效度尚可,在非临床样本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3)否认丧失和严重哀伤反应两维度的实证效度未得到充分支持,由于二者在项目分析中均表现良好,对其实证效度不可武断否定,由此推测严重哀伤反应和否认丧失极可能是检验个体是否真正患有TG的重要指标,它只对哀伤程度严重的样本反应灵敏,而对正常哀伤或轻度哀伤的样本则无太大的筛查价值。相较于此,本研究证实侵入性思维和分离悲痛普遍存在于所有丧亲经历样本之中,它们对于"有无丧失"本身已有足够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