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我院门诊自1996年5月至2001年5月,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治疗方面的问题进行临床研究。通过临床仔细了解病史、妇科检查与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MRI辅助检查,提出了新的诊断依据:凡临床表现继发性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原发不孕、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质硬,往往后倾后届,周围增厚,子宫有压痛。B超显像粘膜层下有囊肿样液性暗区,肌层内有较大的囊性液性暗区,肌层不均匀,后壁厚度大于前壁,有腺肌瘤的无包膜。彩超血液在病灶区有广泛流向,均匀交叉腺肌瘤的血流图像周边。宫腔镜下内膜层血管丰富,电切内膜下有兰色囊肿,有时有棕色液体流出。造影显示输卵管口狭窄,向上呈牛角状。宫内膜不平滑,呈毛棘状。MRI检查子宫呈不均匀性增大,实质性边界无包膜与肌层界限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