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再生CO2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

来源 :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气体的控排备受关注,如何有效控制CO2的排放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新型CO2捕集技术-湿法再生吸附的工作原理,并分析湿法再生吸附过程中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优化,通过材料表征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膜材料的CO2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显著提高膜材料的CO2吸附性能,树脂颗粒粒径较小时,其与CO2的接触面积增大,可提高膜材料的CO2吸附效果。研究结果对湿法再生吸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基于湿法再生吸附技术,利用强碱性季铵盐树脂材料制备了异相吸附剂薄膜,应用于大气中极低CO2的直接分离,以对抗全球变暖。通过滴定法分析吸附剂材料的电荷密度和吸附容量,利用SEM分析不同工况下制备出来的膜材料的表观结构,并对膜材料进行CO2吸附性能的测试。结果发现,热处理能够明显提高膜材料的吸附性能,还研究吸附剂制备对吸附速率,吸附量和机械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发现粒径小于43μm的树脂粉末,按60%质量
为了更好促进赤泥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介绍了我国赤泥的主要分布区域及类别;详述了原生赤泥和改性赤泥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处理处置技术和应用现状.对其作为路基路面材料的合理性进行了研判.从碱性调控、重金属污染以及放射性防控三个方面介绍了赤泥路用材料对黄河流域、南水北调沿线地下水和周边土体赋存环境的影响机制.指出了赤泥应用中需重视的问题,提出了赤泥在路用材料中应用应重点关注研究的方向.研究和分析可为赤泥作为路基路面材料的合理应用及其环境影响控制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依据.
随着铝土矿逐级开发,高品质铝土矿资源逐渐枯竭,高硫铝土矿的利用问题逐渐提上日程.针对硫含量为2.69%的高硫铝土矿,通过优化磨矿细度、活化剂种类、搅拌速度及试验流程,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试验流程,得到产率为86.55%,硫含量为0.25%的精矿,尾矿产率为13.45%,硫含量为18.36%,所得精矿产品适宜于拜耳法生产氧化铝.
本文介绍了氧化铝生产中碳排放分布、途径及核算方法,并针对氧化铝企业的生产现状,提出减少碳输入、节能降耗、应用新技术等方法,降低氧化铝厂生产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