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和位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地包天患者进行前方牵引的疗效差异,探讨使用前方牵引治疗地包天的最佳时期。方法本实验选择48例骨性前牙反合,设计采用非拔牙矫治、MBT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的地包天患者,按照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筛选出生长发育高峰前期(QCVM第I期)和生长发育高峰期(QCVM第Ⅱ期)的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男性10名,女性15名,平均年龄6.5岁,B组男性12名,女性11名,平均年龄12.5岁。制定测量表格,测量每位患者从前方牵引开始至前牙反合纠正,停止前方牵引期间每个月上颌的SNA角增值、ANS-Ptm增加量、上前牙唇倾度及突度U1/NA角、U1-NA距增值,计算出各患者每个月各测量值的均值,进而计算出不同组别各测量值平均每个月的增值,根据统计结果比较位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和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地包天患者前牵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 A组(生长发育高峰前期,QCVM第I期)患者SNA角较治疗前平均增加4.75°,ANS-Ptm增加2.20mm,U1/NA角较治疗前增加0.50°、U1-NA距增加0.20mm。B组(生长发育高峰期,QCVM第Ⅱ期)患者SNA角较治疗前平均增加3.05°,ANS-Ptm增加1.95mm,U1/NA角较治疗前增加2.41°、U1-NA距增加0.78mm。两组矫治前后的组间及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患者进行前牵治疗后以上颌骨改建为主,上颌前牙略微唇倾。而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前牵治疗后上颌骨及牙齿均发生改变,牙齿明显唇倾以纠正前牙反合。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地包天患者的前牵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使用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地包天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