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在所有生命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真核生物中,蛋白质降解的调节依赖于泛素和26S蛋白酶体。而在原核生物中,类泛素化蛋白(Pup)和蛋白酶体则保守存在于放线菌属和硝化菌属。原核生物蛋白酶体20S核心区是self-compai-tmentalized蛋白酶包括14个α亚单位和14个β亚单位,其中β亚单位N末端的苏氨酸在蛋白酶活性中具有重要作用。结核分枝杆菌Pup蛋白酶体系统(pps)在毒力、持留、致病性以及饥饿存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PafA通过磷酸化Pup C末端的γ羧基,催化Pup C末端谷氨酸残基的γ羧基与蛋白质底物的赖氨酸之间形成ATP依赖的异肽键,从而启动蛋白质的降解。结核分枝杆菌中PafA基因与pafB和pafC构成了一个操纵子的结构,但是pafB和pafC基因的具体功能还不清楚。我们通过构建耻垢分枝杆菌转座子突变库,筛选到一株对莫西沙星敏感的突变株,经过鉴定发现转座子插入位点在类泛素化蛋白降解途径的pafC基因。通过对其他药物的测试,发现pafC的缺失对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尤其是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氟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DNA旋转酶的杀菌途径有两条,一条是依赖于活性氧自由基,另一条是依赖蛋白质合成的途径。通过双氧水敏感性实验和联吡啶、硫脲保护实验,揭示了pafC的缺失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有可能是通过活性氧自由基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