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秦艽为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的干燥根,又名大叶秦艽、大叶龙胆、西秦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等功效,归胃、肝、胆经,临床主要应用于风湿痹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等症。国内秦艽主要分布于新疆、宁夏、陕西、内蒙等地区,近年来,由于药用资源使用不合理,开发过甚,导致野生秦艽产量明显降低,1995年秦艽和麻花秦艽被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2010版药典中记载的秦艽共有4种,其质量控制成份为龙胆苦苷(C20H30O5)和马钱苷酸(C20H28O4),干燥品中二者的含量不得低于2.5%。同时,国内外学者多项研究也表明,上述两种成份也是秦艽中的重要药理活性成份。为更好的保护和开发运用秦艽,人工种植秦艽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思路,但人工种植的秦艽其质量应如何控制?显然,从道地药材中获得相关信息对于药材的人工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比较国内不同产地野生秦艽的毒理活性的差异,本研究选取了国内3处不同产地的野生秦艽,分别进行提取分离,制备成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分别为9.2%、12%、10%的三种提取物(秦艽提取物A、B、C),并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半数致死量法(LD50)和最大给药量(MTD)、最小致死量法(MLD)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秦艽提取物A、B、C给药后均能引起小鼠活动减少、闭眼、俯卧不动、稀便、竖毛、体重减轻、死亡等毒性症状,但症状轻重程度不一,秦艽提取物C最轻,提取物B最重。秦艽提取物A(9.2%)LD50为15.0g/kg(19.8g生药/kg),95%可信限为12.617.9g/kg(16.623.6 g生药/kg);秦艽提取物B(12%)LD50为12.0g/kg(17.6g生药/kg),95%可信限为10.214.2g/kg(15.020.9g生药/kg);秦艽提取物C(10%)最小致死剂量MLD约为13.42g/kg(20.8g生药/kg),最大耐受剂量(MTD)约为11.4013.42g/kg(17.7g20.8g生药/kg)。【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秦艽提取物毒性大小分别为秦艽提取物B(12%)>秦艽提取物A(9.2%)>秦艽提取物C(10%),由于三者毒性大小与其中所含龙胆苦苷、马钱苷酸含量并非完全一致,提示秦艽提取物A中可能还含有其他活性成份,且该成份毒理学活性还比较大,需要进一步研究。该结果还提示,不同产地的秦艽其化学成份并不一致,只以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为主要控制成分来指导秦艽的人工种植依据尚不够充分,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