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构型与其积沙效能关系的野外观测

来源 :2017《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暨“防沙治沙与精准扶贫”边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测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篙(A.arenari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沙拐枣(Callgonum mongolicum)和两种仿真灌木的各级枝数量,分析比较枝系结构与其积沙量关系,为防风固沙和仿真固沙灌木制作提供参考.观测分析结果显示:半球形的仿真灌木积沙量最大;相同形状的灌木积沙效能取决于枝系结构,半球形和梭形灌木的积沙量较大的枝系结构是内密外疏,坛状灌木的内外疏而中间密的积沙量较大.灌木积沙量与枝系结构复杂程度有密切联系,且随着总体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变异系数增大而增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