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推进策略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2021年1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旨在进一步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随着"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工作的日渐推进,如何在现有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本学科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快推进本学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体系化与科学化落实,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本文借助于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查阅并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的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分析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特征,进而提出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结果: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经历了探索起步(1949—1978)、稳步积淀(1979—2000)、阔步发展(2001至今)三个阶段。具体而言:(1)探索起步阶段,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在学校体育中萌芽初现,选编原则体现民族特色。1961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合编本,正式将武术列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规范性内容,既是彰显大纲的民族特点,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地位的肯定。(2)稳步积淀阶段,1979年至2000年期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主要遵循以下几大原则,即体现民族的特点、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武术成为学校体育的必修内容开始,再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走进体育课堂,经过数十年的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阔步发展阶段,《课程标准》只是国家层面的宏观引领和指导,是各地、各校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实施计划和方案的依据。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丰富,套路组合的趣味性和攻防性较之前更为明显,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习练的积极性,提高了教材的可接受性。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1)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课程定位模糊。有关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传统养生功法等内容的表述更加模糊,在教科书中所占篇幅也不多。(2)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表达缺失。在学校体育课程中,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注重技能传授和理论知识学习。而具有内隐性的传统文化精髓和内涵却往往隐匿于"后台",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渗透的则是微乎其微。(3)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多元价值开发不足。当前,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德育、美育以及文化推介方面所特有的多元教育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发。(4)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课程体系有待完善。课标与教材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安排缺少学段衔接性,课程的内容和课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学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推进方略:(1)立足文化自信,明确课程中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的定位。要明确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定位,确保其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将振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升至应有的高度。(2)融入时代元素,激活体育课程中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对体育学科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加以梳理,并将其呈现在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3)突出育人功能,充分挖掘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多元价值。在基础教育中应大力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推介功能,拓宽学校体育中武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路径,比如编写德育读本、开展美育视频赏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4)完善课程体系,推进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一体化。从课程内容纵向一体化和课程内容横向一体化两方面,明确不同学段的传统体育学习内容,重新编订中小学体育教材。研究结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体育课程教材,最终将其落实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之中,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程的重要一环。中华传统体育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生活情趣和文化底蕴,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以中华体育精神和文化品格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体育中的实践进路。
其他文献
固体热胀冷缩难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本文介绍一种可直接观察固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创新小实验。该实验是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如直尺、缝衣针、吸管、胶带,即可制成的学生实验。本文详细介绍了实验制作过程与实验原理,并提出四点教学建议。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结晶。自古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民族传统是民族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这个时期最伟大的任务和使命,而中小学生则是我们民族之花、民族精神的寄托,把中华的传统文明与民族精神融合到体育教育之中,让中小学生在自幼就树立民族信仰,在传统的熏陶下,把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传播给下一代,努
主要概括辽宁省的自然条件概况,从辽宁省牧草种质资源丰富度、分布及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和总结。在现有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牧草种质资源目前存在的收集数量少且保存方式单一、优势种少且存在丧失的危险、育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及仪器设备落后等主要问题,从保护和开发利用出发,提出全面调查并完善牧草种质资源信息、收集鉴定评价牧草种质、加大育种研究和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牧草培育体系等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分析医用耗材采购关键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梳理廉洁从业、内部控制、医用耗材管理相关制度要求。结合医院业务实践,提出通过细化权力运行流程,层层压实管理责任,设置廉政风险防控的三道防线。进一步探讨耗材采购后的监管关键节点,以闭环管理思路,应用智慧化数据管理工具,对耗材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反推耗材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持续优化医用耗材采购中的廉政风险防控办法。
<正>从中国回来后,令我一直萦绕于怀的地方,是明朝的皇家陵墓。我将自己灵魂的一部分留在了那里。我也不知道,如果是在青春年少或人到中年时去了那里,我的感受是否会有所不同。这个地方,和我曾见过的一切地方都迥然不同,它在我的记忆中独占一隅,是其他一切都无可比拟的。回国以后,我还一直在回味那里的细节,总能想起所见的一切,尤其是那条寂静的、冰冷的、孤单的、倾斜延伸的、
期刊
针对新疆旅游商品发展瓶颈的思考,采用数理统计、区位熵、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究新疆县域共1041件旅游商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疆旅游商品类型结构差异显著,农林畜产品与传统工艺品最为丰富,其他类型数量较少;(2)新疆县域旅游商品丰度整体呈现“北丰南少”的空间格局,以北疆乌鲁木齐与昌吉市为核心的“极化效应”明显,县域旅游商品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表现为“北热南冷”的格局,但各类
分析冠县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存在的灌溉引水困难、工程配套程度低、维护不到位、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又称槐树,是属于豆科(Leguminosae sp.)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槐属(Sophora)的落叶乔木,是我国重要的、普遍栽植的、适应性广的集观赏、药用、材用、食用等多种用途为一体的人文乡土树种。本研究分别从植物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水平对槐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形态学水平上,调查
目的评价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应用于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应用于PICC导管封管的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针对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导管堵塞发生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医务人员针刺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以契约关系为形式,与分级诊疗制度相伴而生,采取团队式协作服务,以提高全人群的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自家庭医生政策推行以来,全国各地也有条不紊地陆续展开实施,成果效益明显。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阻力和问题,其中“推而不知”“知而不信”“签而不约”三大问题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