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碘摄入被认为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T1799A BRAF突变在PTC中常见,并已被证明在PT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高碘摄入是否与BRAF突变的发生相关。方法:研究对象为875例经典型PTC样品。其中559例来自水源性高碘地区——荷泽和滨洲(HIC组),该地区的水碘中位数范围为104-287μg/L;316例来自于正常碘摄入地区——沈阳和上海(NIC组),水碘中位数范围为17-21μg/L。由PTC组织的石蜡切片中提取DNA,对BRAF基因的第15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T1799A BRAF突变。结果:875例样品中,T1799A BRAF的突变率为63%(553/875)。碘摄入量(根据水碘水平)相似的地区间,BRAF突变率没有显著差异(即:沈阳vs.上海,53%vs.50%,P=0.61;滨洲vs.荷泽,68%vs.70%,P=0.59)。但是,高碘地区的BRAF突变率显著高于正常碘摄入地区[即:沈阳vs.滨洲(P=0.004),沈阳vs.荷泽(P<0.001),上海vs.滨洲(P=0.008),上海vs.荷泽(P<0.001)];NIC组BRAF突变率为53%(166/316),HIC组BRAF突变率为69%(387/559),HIC组发生BRAF突变的危险性增加(比值比为2.03,95%CI=1.53-2.70,P<0.0001)。结论:本研究是对可能影响BRAF突变的环境因素所作的第一项研究。研究提示:高碘摄入可能是甲状腺发生BRAF突变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高碘地区PTC发病增加的分子机制之一。本研究的结果还有待于设计更为合理的前瞻性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