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模式中的上行地闪触发及传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tong1992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雷暴云过境的时候,由于地面高大建筑、风塔等会对周围大气电场的有着很强的畸变作用,在一些高大建筑物顶端以及风塔尖端会触发上行地闪。上行地闪是如何触发的,这至今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王道洪等通过观测结果指出了上行地闪触发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触发的上行地闪,是由附近放电活动产生的强大电场所激发的,主要在强对流雷暴天气条件下更容易产生;另一种是自行触发的上行地闪,是由云内电荷缓慢积累产生强大电场而引起的,主要在非强对流雷暴天气条件下容易产生。然而上行地闪触发的具体原因以及电荷背景条件依然不是很清楚。为了探讨上行地闪触发以及传播特性,本文首先在已有的双向先导随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上行地闪随机参数化方案,并将其耦合到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中,进行了二维高分辨率上行地闪放电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见附图1和图2):(1)当上行地闪产生的时候,需要雷暴云的底部要有一个的电荷量较大的强电荷区,并且雷暴云的底部呈现强的位势阱,位势阱的极性与其触发的上行地闪极性相同;(2)上行先导的通道在一开始传播的时候基本呈现单支垂直发展趋势,入云之后才会出现分支,并出现水平延伸趋势;然而上行负闪发展的明显比上行正闪旺盛,分支较多。虽然我们模拟出了各种电荷结构下产生的上行地闪,得到了上行先导的传播特性,然而对于同是地闪的下行地闪而言,上行地闪与下行地闪产生的背景条件差异仍然有待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培养合格的中职毕业生,是每个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本文列举了中职生几种主要的心理困扰及其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望能对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中职生 心理困扰 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我在班里清点学生交的作业本,黄帅没交作业,我就问他作业为什么没交,谁知他当即把自己的
10kV及以下供电的居民用户供电电压质量,受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10kV线路供电拓扑结构、线路型号、供电距离、无功补偿及各配变负荷等综合影响。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出随机变
目前大量的由独立视频设备获取的小场景视频信息难以满足大场景下信息处理的要求,而通过多设备人工查阅的方式又存在效率低下、信息冗余和碎片化等问题。文中研究了大场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