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主要侵染葡萄果实,受侵染的果实于近成熟发病,造成果实腐烂,严重影响葡萄生产。侵染葡萄果实的炭疽病菌主要来源于枝蔓上的越冬病菌。目前,生产上对于葡萄炭疽病主要从病菌的初侵染期开始,定期喷药或套袋保护果实和枝蔓。因此,研究了解在葡萄枝蔓上越冬炭疽病菌的产孢条件,就可以预测炭疽病菌的初侵染期和初侵染量,为炭疽病的防控提供依据。以4月初从葡萄园内采集越冬后的葡萄枝蔓,测试了不同温度和湿度对在枝蔓上炭疽病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枝蔓潜带有大量炭疽病菌,在适宜条件下每个枝段(15cm)都能产生分生孢子角。其中,84%的分生孢子角产生于枝蔓外观健康的表皮组织,15.25%的分生孢子角产生于芽痕,只有0.75%的分生孢子角产生于枝蔓上的枯死病斑表面。枝蔓表面枯死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角非常稀少,表明葡萄枝蔓枯死病斑内的病菌不是炭疽病菌的主要越冬场年。这可能由于病斑组织坏死,病菌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造成的。在葡萄枝蔓上越冬的炭疽病菌在25℃和30℃下保湿培养3d,枝蔓上可产生肉眼可见的橘黄色分生孢子角。其中,湿润的枝蔓在30℃培养3d后,产生分生孢子角的数量最多,25℃下次之;在20℃下保湿培养的枝蔓,14d后才能产生肉眼可见的分生孢子角;5℃、10℃、15℃和35℃下保湿培养的枝蔓,保湿14d后,未见到产生分生孢子角。在葡萄枝蔓上越冬的炭疽病菌产孢需要枝条湿润或100%高湿环境,产孢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产孢温度为30℃。可以推测,当平均气温达到25℃,持续3d的阴雨,葡萄炭疽病的越冬病菌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开始初侵染,降雨持续时间越长,病菌的侵染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