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台灣原住民傳統體育的歷史發展,本論文採編年史方式,擬蒐集到文獻記載至今,將台灣原住民傳統體育的歷史發展分為明清以前、日據時期、台灣解嚴前、台灣解嚴後等四個階段,來探討台灣原住民傳統體育的歷史發展與内涵,且透過文獻史料解構,揭開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神秘面紗,關懷並重視多元文化的意義與價值。本研究採歷史研究法與田野調查法,將蒐集之相關文獻資料,加以整理、分析、考証、解釋與批判。茲將本研究的結果歸納如后:一、明清以前,台灣原住民生活及生命價值觀為,‘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大地海洋之兒女,帝力(外力)與我何有哉之人生哲學。二、日據時期,日本殖民加上高壓統治,‘日、漢’、‘原、漢’、‘日、原’等關係,早已主客體易位,原住民傳統體育文化飽受創傷與摧殘。三、台灣解嚴前,原住民文化再度解構,在漢化政策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在漢人主流社會下,備受衝擊與排斥。四、台灣解嚴後開放多元社會文化下,台灣族群文化受重視,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漸受到應有之尊重及維護。總之,台灣原住民有歷史記載以來傳統體育活動,歷經不同的歷史統治,其身體文化所扮演角色由‘部落的身體’、‘國家的身體’、‘金牌的身體’,現今則有‘回歸部落’與‘回歸自我’悠遊大自然之趨勢。台灣原住民,現已被公認為台灣最早在住民,也是所謂正統台灣人,故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與發展,乃至少數民族運動會借鑑,端賴政府、學者、少數民族本身發揮智慧,攜手合作與努力,共同承擔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