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本化、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在当今的经济背景下联系越来越紧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持续增长,土地出让金的存在虽然缓解了和弥补了地方财政的巨大财政缺口,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能持续促进区域的健康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入到新的一个阶段,如何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提高土地资本化率以保持区域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防止出现新一轮的危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对土地资本化、地方政府债务和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土地资本化理论、地方政府债务理论和区域金融发展理论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整理,在理论上分析了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机制,并采用了2003年到2014年12年的关于土地资本化、地方政府债务和区域金融发展的省级面板数据及其他的一些相关数据,运用了静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与土地资本化的相互影响关系。此外,本文还考察了在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阶段及在我国东/中西部划分后,各自在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阶段里,地方政府政府和土地资本化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确实对土地资本化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第二,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促进了区域金融的发展。第三,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债务对土地资本化的影响和土地资本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不一致。在地方政府债务对土地资本化影响中,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地方政府债务对土地资本化的影响效果上都是逐步上升的,但是东部地区的效果比西部地区的效果要好,而在土地资本化程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作用效果上,在中西部省份中,区域金融越发展,土地资本化将使得地方政府增加债务的动机越大,在东部省份中,区域金融越发展,土地资本化将使地方政府增加债务的动机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