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禀赋不同,历史发展基础不同,社会发展现状也不同,各地区间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低不一,所以山西省不同地区间工业化发展都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工业化发展差距现状严重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进度。本文针对山西省各地区工业化发展差异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同时在指标选择上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易取性等基本原则,根据指标选择依据,选取了5个与工业化发展联系密切的指标。然后再进一步研究这些指标对工业化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在分析山西省不同地区工业化发展差异原因的基础上,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对策,这对于提高区域工业化发展水平,实现区域工业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分析山西省不同区域间工业化差异为核心,各区域工业化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通过对山西省各地区工业化发展进行评价与分析,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从总体发展格局来看,目前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工业化发展步入中期阶段,而且省内部分经济发展先进地区工业化发展正逐步由中期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介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山西省11个地级市工业化不同步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进入后期发展阶段,有个别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工业化发展却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不同区域间工业化发展差距较大。为了保障各地区间和谐稳步发展,本文在分析山西省各区域间工业化差异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区域调控对策,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工业化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描述,其次,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和传统加权合成法对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收集各种相应工业化指标数据,建立工业化综合评价模型,以此来进一步判断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Excel软件和ArcGIS软件,对山西省工业化综合发展以及各单一要素的工业化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在了解各区域工业发展差异基础上,分析造成三大区域工业化发展差异的主客观原因,最后提出促进山西省各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根据山西省工业化综合发展区域差异现状,为减小这种区域差异现状,更好地促进区域工业化协调发展进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第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构建科学劳动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内外合作交流;第三、提升产业关联度,开拓多元化工业发展模式;第四、加强主导产业地位,强化区域经济辐射作用;第五、通过多种优惠政策,提高工业化发展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