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集体所拥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被统称为村级集体“三资”,为村集体成员共同所有。“三资”管理对于保障社会民众公共利益,促进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农业农村部提出为构建扶贫脱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更需做好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做强集体经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经营机制符合时代要求,要在村集体试点“三变”运行机制与实现形式。但在村级经济发展,集体积累持续增多的同时,村级“三资”监控不严、责任不清、产权归属不明等问题愈发明显,限制了农村集体社会经济进步。为强化村级“三资”管理,探寻符合村级“三资”管理新方向。本文以国内外村级“三资”管理研究及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寻租理论为指导,总结了我国目前“三资”存在体量大、区域差异大、整体运营良好等现况,归纳了现代“三资”管理模式具有规章健全、分配合理、监管严密等特点。夏各庄镇地处北京近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起步较早,“三资”管理效果明显,具有一定典型代表性。本文选取夏各庄镇“三资”管理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对全镇15个村全面清产核资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村“三资”管理的现况,经研究发现,虽然夏各庄镇各村的“三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资源利用、资产交易、资金支出,管理制度、架构、监督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漏洞。通过问卷调查及从管理主体、管理机制、管理过程等多角度研究分析,认为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培训力度的不足、制度缺位及环境差异等是导致“三资”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论文在最后,借鉴了国内“三资”管理的成功案例,提出了为最大限度缓解矛盾纠纷,避免农民权益受到损害,发展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活用闲置“三资”、提高管理者能力、强化监管及完善相关规章法制等方法等是优化“三资”管理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