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熙载书论中文学思想的渗透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熙载是晚清时代著名的学者和文艺理论批评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者和集大成者。其品行高尚,学识渊博,尽显书生本色。其思想深受儒家、道家及佛家的影响,所以他融会各家思想之精髓,而又能够有所独创,自成一家。近年来,我们对刘熙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突破,但不可否认,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视野狭窄、内容浮泛等不足。如果从大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刘熙载的文学和书法审美理论有着同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在“写志”方面:借作品来抒写并展示作者的思想、志趣、道德、伦理、品格和气度等,文学和书法有一定的共通性。刘熙载认为,文学和书法都是经世致用的,都是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基本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文学书法作品,都与作者人格、气度、道德、追求等密切相关。在文学和书法审美过程中,知人论文、论书,以人品论文品、论书品,从而使得深具教化功能的伦理道德被广泛用于文学及书法评论中,并使之成为取舍品鉴的标准。自《尚书》提出“诗言志”以来,“写志”成为作家们借以提升其人格境界的一种努力。总之,文如其人,书如其人,人的才能、学识、志向、气度和胸襟等,都涵蕴于作品当中。有鉴于此,作家和书家必须自觉地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伦理修养,这无疑是正确的。二、在抒情方面:刘熙载认为,文学及书法作品都是作者抒情达性的产物。诗歌“发乎情,止乎礼义”,其本质就是表达人的感情。书法也不单单是写字的技法,它的本旨,是通过艺术的书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性格、志趣、情绪等多种精神要素。因此,书法是表露感情的艺术,是书家个性、气质与思想情感的流露,其喜怒忧悲,蕴聚于笔墨之内,表现于字里行间。它能够激动人心,引人入胜,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感受。从《书谱》的风骚之意,到《送高闲上人序》,完成了从文学之语言抒情到书法之点画抒情的转化。文学家、书法家之与作品,都是离不开性情这一要素的,他们通过作品来抒写其性情。可以说,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性情都是其中最可宝贵的东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和书法在抒情审美方面有着极大的共通性。 <WP=103>三、在明理方面:刘熙载认为,文学和书法在体现艺术的哲学和美学精神方面,都注重自然与人工、阴柔与阳刚、有为与无为、不变与创新、求工与不工、有我与无我等矛盾关系的对立统一,都表达出十分辩证的审美思想。他提出“书当造乎自然”的见解,补充和完善了前人的观点;肯定了刚柔相济的审美理想;主张通过“有为”的途径来达到“无为”的境界;倡导既借鉴前人又敢于创新的精神;确立了“丑”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既注重创作的主体意识,强调作品中要“有我”;同时,又强调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审美原则,主张作品中要“无我”。这些辩证的看法,都是十精辟的言论。四、在“风骨”方面:刘熙载认为,文学和书法都必须体现风骨之美,这里边有其深刻的人格意蕴。所谓风骨之美,在于作品中的感情明朗健康,精神遒劲有力。刘熙载把“骨气”二字作为书法的要统,主张作品既有力度又有生气。同时,他又借骨气谈作品精神,把书之骨力和人的人格精神视为等同。考其用心,此时的这种观点,一是为了转变日益虚靡的书风,二是为了振奋人的精神气骨,振奋时代的精神气骨,其意义是积极的。五、在“雅俗”方面:由于文学和书法都不只是技能的产物,更是作家精神气格的表现,所以就有了对文学艺术的雅俗的自觉判断。刘熙载认为文学和书法都有高低雅俗,主张遵从自然,文章才会高雅脱俗,他痛恨矫揉造作的人工之美,反对一切形式上的修饰。主张去除陈言,要说自己的话,要有高雅脱俗的胸襟。在看待作品的“生熟”方面,他并不否定“熟”,而是将熟细分为很多种,强调真正的“熟”,提出了“用生为熟”的观点,即将新颖的艺术情致用精熟的技能去表现出来。六、在“意象”方面:作品的形式称之为象,作品形式所体现的内容称之为意。刘熙载所说的“意”,是所谓“圣人之意”。由象所表达的意,正是作家的文意(在刘氏看来,这文意主要是情意)。意是文章的主脑而且难以穷尽,所以刘氏主张要学“古人意在笔先”。在文学创作中,选取物象,可以按实取之,也可以凭虚构想,这都需要作家“意”的参与。反过来说,由于心中之“意”大而无垠,所以“象”就可以“生生不穷”地出现。这就是所谓由象生意,意外生象的辩证关系。在书法创作上,刘熙载认为,“意”、“象”是书法艺术这个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它们的关系是先天和后天的体用关系,书“意”起着主导的作用,<WP=104>而书“象”则具有表现书“意”的功能,创造书“象”正是为了抒发书家的情意。另外,对意象关系的认识,影响了刘熙载对意、法关系的认识,他主张“意法相成”,反对“意法相害”。刘熙载的这些主张,首先是从本体论的角度阐明了文学和书法的本原,即立象尽意,以意取象。其次是从审美角度阐明了文学和书法中的意象批评,即审美批评中的意象和文学书法作品中本身呈现出来的意象之间是有着一定的距离的,前者总是为更准确地阐释后者而努力。  以上六个方面基本让我们认识
其他文献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pleuropneumonia)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病,以急性出血和慢性的纤维
基于铜(Ⅱ)对过氧化氢氧化溴甲酚紫退色反应的强烈催化作用,建立了在非离子型微乳液存在下一种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得到测定痕量铜的最佳条件,在优化的
破产财产是指应依破产程序用于破产清偿还债的破产人的财产,是破产法上居核心地位的一项法律制度。破产财产的司法认定应遵循公平保护债权人利益、确保破产财产完整性、债权人
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许多困境:环境污染、人口问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战争、克隆人等等,在科学日渐发达的当代,人们对科学及科学的作用的认识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本文研究的是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关系。首先,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含义作了一个的综述与评价,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给出了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内
<正>~~
期刊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确定对于目前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政策性指导作用,但所有的研究都只能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研究一直继续并不断深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