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大特色或许不在于其多么成熟与老道,而在于她的不断成长。新时期小说观念更新频繁,文学潮流递嬗奇速。从最初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文学”,到后来的“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状态小说”的出演与更迭,或许是当代文坛最璀璨辉煌的一章了。潮起潮落之间,当代小说以求新求变的话语方式,向世界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嬗变进程。 由一个省级刊物生长为一棵文学大树,由一家地方刊物成长为全国的品牌刊物的《钟山》杂志,作为当代中国纯文学的一面旗帜,在其自身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沉实而又敏感的个性,开放与包容的气度。《钟山》不仅具有相当的前卫性,支持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的探索与多样化格局,同时也保持了高雅的文学品位,保持了艺术的郑重与自持。《钟山》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的发展状况,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在培养新人、活跃文学气氛方面功不可没。九十年代以来,商品经济猛烈冲击文坛,在一片“天鹅之死”的悼殇之中,作为老字号的文学期刊能处变不惊,在刊物如林、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确立自己存在的价值。优秀的刊物历经时光磨砺,愈加散发出熠熠光泽。 本文欲以《钟山》促进与发动或引导的各种文学思潮为研究对象,取其期刊发展史上如“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状态小说”等几组“断章”作为切入点进行追问,做横截面式的思考。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相关史料进行发掘、整理。从期刊角度来看新时期文学,从文化精神、审美观念、期刊策划对期刊与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其关系进行研究,考察思潮形成与发展的原动力,期刊与思潮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潮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等。试从丰富多饶的现象入手,理清一个期刊与文学思潮之间的合谋互动关系,对被以往文学史所遮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进行解读,希望能对重写文学史这个大工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