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之于新时期文学思潮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i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大特色或许不在于其多么成熟与老道,而在于她的不断成长。新时期小说观念更新频繁,文学潮流递嬗奇速。从最初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文学”,到后来的“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状态小说”的出演与更迭,或许是当代文坛最璀璨辉煌的一章了。潮起潮落之间,当代小说以求新求变的话语方式,向世界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嬗变进程。  由一个省级刊物生长为一棵文学大树,由一家地方刊物成长为全国的品牌刊物的《钟山》杂志,作为当代中国纯文学的一面旗帜,在其自身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沉实而又敏感的个性,开放与包容的气度。《钟山》不仅具有相当的前卫性,支持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的探索与多样化格局,同时也保持了高雅的文学品位,保持了艺术的郑重与自持。《钟山》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的发展状况,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在培养新人、活跃文学气氛方面功不可没。九十年代以来,商品经济猛烈冲击文坛,在一片“天鹅之死”的悼殇之中,作为老字号的文学期刊能处变不惊,在刊物如林、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确立自己存在的价值。优秀的刊物历经时光磨砺,愈加散发出熠熠光泽。  本文欲以《钟山》促进与发动或引导的各种文学思潮为研究对象,取其期刊发展史上如“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状态小说”等几组“断章”作为切入点进行追问,做横截面式的思考。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相关史料进行发掘、整理。从期刊角度来看新时期文学,从文化精神、审美观念、期刊策划对期刊与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其关系进行研究,考察思潮形成与发展的原动力,期刊与思潮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潮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等。试从丰富多饶的现象入手,理清一个期刊与文学思潮之间的合谋互动关系,对被以往文学史所遮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进行解读,希望能对重写文学史这个大工程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吃中药讲究忌口,人所共知,最典型的是辣的、凉的、油腻的,几乎是个中医就嘱咐这个,很多人觉得,这些食物如果和药物碰上了,会起化学反应,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性,因此在吃药的时候十分听话,一直等到药停了,又重新放开吃了。事实上,这是错误的,与其说中药需要忌口,不如说是生活需要忌口,你的身体,体质需要忌口,所以,忌口不能只在吃药的时候讲究,而是长期的生活规矩。  之所以要忌口,就是因为你生病吃药的时候,疾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现代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应运而生,其由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互动性而被大众广泛接受,通过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
不少妈妈迷信、追捧益生菌,把它看成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灵丹妙药。益生菌果真这么神奇吗?  益生菌并不是“万能药”  ●本刊记者:是不是什么疾病都可以使用益生菌呢?  【吴捷】并非如此。只有下面这些情况,才真的需要吃益生菌:预防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消化不良、厌食、便秘、新生儿黄疸、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婴幼儿湿疹、肝胆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  ●本刊记者:那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四分律》是一部影响巨大的佛教戒律书。它的口语性很强,复音词丰富,保留了南北朝时期典型的语言发展变化的特点。特别是该律典是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戒律的制定和犯戒的惩处,涉及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情感冷漠症,和家人相处时总是很冷漠,就像他们说笑时我心中却没有任何情感波动,但其实内心很敏感,只是不想表达。父母说我冷血动物,说我很难在社会立足。我跟同学虽然表面相处还可以,但我并不感到亲近。我真的有问题吗?沈阳:玉儿  随着社交软件的快速发展,现代人越来越“高冷”,而且其中一部分人就像行走的机器,拥有超越年龄的理性。这些人表面上和常人无异,沟通等没有问题,但实则倾向一种病态。 
期刊
20世界90年代,随着中国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的女性意识的日渐觉醒,她们开始以清醒的性别身份、女性的历史眼光进行历史题材小说的女性书写。这种书写既有着对女性生命经验和身体
幽默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幽默概念的复杂和模糊性,研究界对中国幽默小说的研究表现得十分谨慎。在这个方面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寥寥。笔者认为目前幽默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