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新型贝壳杉烷型二萜类衍生物DN3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细胞毒试验评价DN3体外抗肿瘤活性。所用肿瘤细胞株包括食管癌细胞EC-109,肺癌细胞PC-9,前列腺细胞株PC-3,胃癌细胞HGC-27,MGC-803,BGC-823,以及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筛选出相对敏感细胞株HGC-27,MGC-803,并以此细胞株为实验对象进行机制研究,GES-1作为对照细胞株。我们研究方法包括: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DN3对细胞核形态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DN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析DN3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DN3处理前后细胞株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如p53,caspase-3的变化情况。2.DN3对肿瘤细胞克隆形成及迁移的影响。通过克隆形成法来检测DN3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划痕-愈合试验及transwell试验探究DN3对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ren blot法检测E-cadhern,β-catenin及N-cadhern等EMT相关蛋白。3.活性氧清除剂NAC对DN3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加入NAC预孵育细胞后,采用细胞毒试验法,凋亡检测法,JC-1染色法,western blot等检测NAC对DN3抗肿瘤活性的逆转作用。结果1.细胞毒研究发现,药物作用细胞24 h后,胃癌细胞株HGC-27,MGC-803细胞毒的IC50分别为4.72±1.37μM,7.36±0.86μM,且呈现浓度依赖性。此外,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为22.54±1.65μM。胃癌细胞经不同浓度DN3处理之后,用DAPI染色,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皱缩,核膜裂解,凋亡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术分析亦发现DN3能显著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ATP的含量明显降低。DN3能显著上调促凋亡蛋白p53表达,活化caspase-3,并可诱导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内释放到细胞质以及己糖激酶从线粒体膜上剥离至胞质中。2.在低于最低诱导细胞凋亡浓度下,DN3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MGC-803,HGC-27克隆形成的个数及大小,显著降低细胞的愈合及迁移的能力,上调β-catenin,N-cadhern且下调E-cadhern的表达。3.加入NAC预孵育细胞后,DN3引起的细胞毒性明显降低,且其诱导细胞凋亡以及膜电位降低作用也被明显被逆转。此外,NAC亦可以阻断DN3对Bcl-2家族相关蛋白(Bim,Bad等)的调控作用。结论DN3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明显的肿瘤细胞选择性。并首次揭示了DN3通过诱导ROS水平升高激活一系列分子信号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该研究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物质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