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展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增加,但在城乡居民收入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渐浮现出来,且呈扩大趋势。政府也通过各种途径来抑制城乡收入之间的高差距,但并没有真正从本质上彻底缩小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持续居高的城乡收入差距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孰轻孰重的问题,而冲破既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成为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白热阶段,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城市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劳动力流动,进而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同,因此如何实现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协同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城乡收入差距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连系着国民的民生问题,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高速发展和国民大众幸福感增强的前提之一;而城市化进程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刻的影响。通过创新城市化发展路径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的双赢既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民本价值。本文认为,中国农民收入之所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民与中国市民之间的权利差距,这种差距本身是不平等的,这种差距本身是一种制度性歧视,农民与市民之间的权利差距主要表现在劳动主体流动权利差距、土地归属权利差距、主体参与市场权利差距和主体公共服务权利差距;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作为发展主体和发展目的的人口等人力资本的城市化,而不仅仅是土地等物质生产要素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其核心是国民大众发展权利的平等化,只有消除中国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发展权利差距,实现发展机会的平等均衡,才能使城乡收入差距降低甚至消除,从而完成优质高效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本文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现状进行了深度地剖析,通过对两者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分析论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演变,并深入地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显著影响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困境,而且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论述了城市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彻底废除户籍制度、尽快重建土地制度、保障公民自由权益、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和转变政府基本职能等途径来创新中国城市化发展,进而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