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林相改造的桉树人工林空间结构调控技术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m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林作为森林资源的一部分,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对林木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桉树人工林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使桉树人工林出现了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病虫害严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并出现大片低效林,而短轮伐期的桉树人工林尤为明显,本文通过对桉树人工林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分析,初步提出林分结构调控措施。主要研究结果有:(1)桉树人工林直径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分布曲线呈近直径算术平均数为峰值的单峰偏度曲线,且最大直径的林木株数最少,中小径阶的林木较多,随着林木生长,分布曲线逐渐右移,峰值两侧林木株数近似相等。用Normal分布拟合效果最好,而Gamma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效果差,不适合用于桉树直径分布拟合。(2)树高分布用分布函数拟合,拟合效果较差,Weibull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其他分布函数好。1、2年生林木最大树高与最小树高差别较小,林相比较整齐,到第3年树高差明显拉大,随后树高曲线右偏,聚集分布在林分均值附近并偏右侧。(3)以胸径为指标,调查样地均呈均匀分布。不同密度4、5年生林木株间距离有一定的规律性:石岭林场株距集中分布在1.5~2 m,北坡林场多为1~1.5 m。人工林纯林多为零度混交,部分林地有灌木或小乔木散生,与桉树形成弱度混交。桉树纯林大小比数平均值相差不大,林分都接近中庸状态;样地中处于劣势、绝对劣势的林木所占的比重高于处于优势、亚优势的林木所占的比重,即林分中中小直径的林木较多。(4)营建桉树混交林,有利于桉树的生长,且增加林分混交度。桉树与相思、团花、湿加松形成的混交林中,桉树的胸径、单株材积都显著高于纯林,且桉树与相思混交中桉树的树高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及其他混交林。(5)以森林可持续经营、近自然经营、森林生态采伐为指导理论,纯林以直径的正态分布为目标,结构调整首先考虑角尺度,其次大小比数。下层疏伐以参照木与最近相邻木的距离较小且处于劣态或绝对劣态的林木作为采伐目标;以择伐取代皆伐,以参照木与最近相邻木的距离较小且处于绝对优势或亚优势的林木作为采伐目标。疏伐、择伐后引进耐阴树种,增加林分混交度,使纯林向着复层异龄混交的林分发展。桉树人工林应在第3年进行下层疏伐作业,石岭林场、北坡林场分别在第4年和第5年进行择伐作业。
其他文献
遥感抽样调查是根据一般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以遥感的手段获取地物面积或蓄积的方法。本文基于分层抽样技术和蓄积量遥感估测的原理,以平南县19.5米分辨率的CBERS-02B遥感影
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黄土高原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进而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近
森林是陆地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因子,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获取森林资源状况及其变化对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