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龄双足鼠退变性腰椎侧凸模型的建立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_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退变性腰椎侧凸一般认为是在骨骼系统发育成熟之后,冠状面上Cobb角>10°的脊柱形态畸形,其发病因素复杂,病程长,且呈进行性发展趋势,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见,经临床观察发现中老年女性患者大于男性患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亦逐渐增加。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常出现明显的腰背部疼痛不适、神经源性跛行及单侧或双侧的双下肢神经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广大脊柱外科医生对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研究亦逐渐深入。近年来,对退变性腰椎侧凸形成及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较多。有的学者认为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进展同椎旁肌退变相关,有一种理论观点认为椎间盘和关节突的不对称性退变是退变性腰椎侧凸发病的原因,且始于椎间盘不对称性退变,但具体机制仍不甚明了。国内外学者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动物模型的制备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但无成熟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动物模型。基于此我们要建立一种经济科学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无脊柱侧凸的雌性一月龄Sprague-Dawley (SD)大鼠30只,首先通过截除大鼠的双上肢及鼠尾来制备双足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根据双足鼠的生长速度相应调节饮食水高度等饲养条件饲养至4个月龄完全适应直立生活且骨骼成熟后,按照Rousseau方法随机针刺双足鼠L4-5、L5-6、L6-S1一侧椎间盘,诱导椎间盘的不对称性退变,术后饲养同术前。将双足鼠饲养至10月龄后行腰椎正位X线,对发生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双足鼠测量Cobb角及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 DHI),并取出L4-5、L5-6、L6-S1椎间盘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左右两侧椎间盘形态变化,并进行病理学分级评分。所有数据应用两相关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双足鼠在7-8天已能够基本依靠双后肢的站立来进食及饮水,14天已经基本能够依靠双后肢自由行走,但躯干与地面呈一定的角度以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双下肢交替向前蹒跚行走,休息时通常以下颚及腹部贴于地面。第二次手术后3-4天后恢复术前运动状态。第一次手术后2只死亡,死亡原因可能为大鼠麻醉药不敏感导致术前麻醉剂量过多以及手术操作不熟练导致手术操作时间过长。第二次手术后5只死亡,死亡原因可能为手术创伤过大,不能适应饮食环境导致术后饮食不佳。28只双足鼠存活,椎间盘穿刺成功后存活23只,其中7只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弯,平均侧弯角度(15.9±2.3)度。两侧椎间盘高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椎间盘组织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本造模方法可成功建立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动物模型。但本研究中仅7例双足鼠出现退变性腰椎侧凸,重复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尚需大样本研究,且需要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机群系统的出现和发展,并行计算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并行应用仍大多采用人工手动监测的现状,构建了一个界面友好、功能强大、健壮性很强的并行计算应用监控
设备描述方法是实现智能设备网络化的关键.通过对智能设备特点及智能设备网络接入方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设备描述方法(OODD).该方法采用面向对象思想对不
随着XML日益普遍应用,如何有效地存储和访问XML文档中的数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比较先进的XML技术和基于XML的数据库模型,依据该模型和微软的SQL Server2000实现XML数据的存储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Th1/Th2细胞时使用刺激剂的最佳方案。方法用不同浓度佛波酯(PMA)联合不同浓度离子霉素(Ion)作为激活剂,刺激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
自由手写体数字识别广泛应用于信息录入和文本识别中。基于组合分类器实现手写数字的识别,克服了单因子识别的局限性,识别中使用距离法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以多种特征向量作为分类器的输入,以举手法则确定识别输出。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极低的误识率,有令人鼓舞的应用价值。
目的:建立精确的正常大鼠与双足鼠腰椎(L3-L6)三维数字化模型,为腰椎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形态结构基础。方法:选择正常大鼠与双足鼠各一只,采用Mic ro CT对大鼠脊柱腰椎(L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管理问题逐步突显出来。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前进的步伐。基于此,本文
由于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林立和数据断层的局面,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集成日益重要.从企业对信息及时需求的角度出发,在简要分析了Web服务和XML技术基础上,对企业应
在对当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知识工程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XML技术建造大型通用知识库的新论点,探讨了建造国家大型通用知识库可以采取的技术手段和宏观战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