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捐赠是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动员本组织员工捐赠是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发展公益事业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员工在组织动员中的捐赠行为关系到组织社会责任的实现。同时,在工作组织动员中进行捐赠是我国当前个人普遍采取的捐赠渠道。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国外学者关于工作组织内动员对员工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主要针对动员主体是非营利组织的情况,而对像我国这种以工作组织为动员主体的情况缺乏分析,我国学者仅简单分析了工作组织动员中的员工捐赠行为特点,意识到组织动员对员工捐赠行为的影响作用,对影响因素及机理的剖析不够。基于上述现象和文献研究背景,本研究首次对组织动员中员工捐赠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探讨。本研究运用定性研究中焦点小组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定量研究中情境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1)员工在组织动员中愿意捐赠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是什么;2)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员工在捐赠数额方面的差异;3)不同动员情境下员工的捐赠意愿及数额差异;4)员工在组织动员中的捐赠意愿影响机制;5)员工在组织动员中捐赠数额决策过程。本研究对组织动员中员工捐赠行为这一中国员工特有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公益事项重要性感知、组织信任和集体主义倾向对员工捐赠意愿有积极的显著影响,同时集体主义倾向和组织认同通过组织信任间接影响员工捐赠意愿。第二,除单位性质外,员工捐赠数额分别在不同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年收入以及职位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男性员工的平均捐赠数额大于女性员工的平均捐赠数额,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教育程度、年收入的提高以及职位的提升,员工的捐赠数额也有显著的增加。第三,在不同的动员情境下,员工的压力感知、捐赠意愿以及捐赠数额显著不同。在组织者是上级,公开捐赠名单和数额的情境下,员工的压力感知最大,捐赠意愿最低,捐赠数额最大;在组织者是平级,不公开捐赠名单和数额的情境下,员工的压力感知最小,捐赠意愿最高;在组织者是平级,公开捐赠名单和数额的情境下,员工的捐赠数额最小。第四,人口统计特征中年收入、职位以及单位性质在动员情境和员工捐赠数额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第五,面子倾向中怕丢面子维度在情境公开和员工捐赠数额的关系中没有调节作用,而赢面子维度具有调节作用,对于赢面子倾向比较高的员工来说,公开捐赠名单和数额他们捐赠的更多。第六,动员情境通过对员工造成压力影响其捐赠意愿,进而影响捐赠数额,其中压力感知对员工捐赠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员工捐赠意愿正向影响员工捐赠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