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提升人民大众体育水平,加快体育行业发展,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的一个具有服务性、针对性、综合性的专业。主要培养拥有优秀的体育专业技能以及全面体育理论知识的综合型体育人才。但是最近几年,该专业影响力逐渐降低,招生水平下降成为教育专家口中的“红牌专业”。不管是该专业的课程设计特点,还是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下更加合理的发展都是研究的热门。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加强山西省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建设,从而提高山西省该专业的学科整体水平。通过对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与体育教育专业比较相似,在整个体育学科领域中该专业的优越性并不突出,为了提升该专业的优越性应该积极做出调整与改善。(2)山西省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结构方面:公共课程、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较大,选修类、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比较小;课程设置结构不科学,缺乏整体有效配置,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科水平建设活力。(3)在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方面,培养目标没有进行革新,在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以及山西省出台相关政策都没有进行积极改善高校培养目标,未能体现出山西特色。很难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体育人才,影响学生就业水平。(4)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目前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整体落后,各学科教师交叉教学现象严重,专业教学人才缺乏。(5)在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方面技能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较为缺乏,很难体现出专业特色;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体育前沿动态关注程度不够高,社会功能不明显;特色课程内容不够明确,不能体现出山西特色,很难培养出山西特色的体育人才。(6)在调查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水平较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就业水平有着很大的联系,社会发展与课程设置不匹配。